为更好地开展盟务工作,加强跨界交流,10月29日-31日,民盟暨南大学委员会、民盟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及致公党暨南大学委员会一行30余人,赴湛江开展专题调研和盟务交流活动。
29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民盟湛江市委员会进行盟务组织工作调研,并与市委会机关负责人朱罡等开展深入座谈。民盟湛江市委会副主委朱罡、民盟暨大主委叶农、民盟华农副主委马瑞峻分别介绍了所在基层委员会的发展现状,就民盟盟务工作开展和组织建设等进行经验分享,并就盟务工作开展新思路进行探讨。接着,致公党暨大委员会副主委王凤新也就致公党暨大委员会组织建设等工作分享经验。会上,大家就琼州海峡两岸的湛江与海南自贸区如何更好地实现联合发展,表达了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的意愿。
3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到访广东海洋大学,与民盟湛江市委会副主委兼广东海洋大学基层委主委安立龙、广东海洋大学基层委副主委高法成等进行细致交流。安立龙首先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他着重强调,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浸润行动计划”,海洋大学在水上体育运动学科、艺术学科、海洋生物基地建设等优势学科实力得以有效提升。他表示,一方面,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是计划完成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促使学科长足发展。海洋大学强调,期望与暨南大学在文科(如经济学)、工科等学科、华南农业大学在农学等学科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其青年教师进修、访学提供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基地,双方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
海洋大学指出,粤东西北高校振兴主要在于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主要问题是在经济收入上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存在困难。大家交流后一致认为,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上,首先要争取统战部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其次,加强思想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现有队伍的使命感、责任感,并大力发展新生力量,增强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三,积极开展活动交流,为队伍建设提供广阔平台。
海洋大学还介绍了在教育扶贫和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表示海洋大学重视委派干部下乡,通过技术人员和良种输出,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打造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最后,各方就高校盟务工作和盟务组织建设交换了经验,积极讨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突破点。
午后,调研组来到吴川市吴阳镇参观了胡琳赤里村和镇霞街村。望着青山绿水、美景如画的村容环境,大家无不流露出对乡村振兴成果的赞叹。胡琳赤里村原是穷山村、革命老区村庄,村中杨松先生改革开放后赴深创业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捐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拆去旧村,在原址建设出一座现代化高标准的新村无偿送给乡亲居住和兴业,走共同富裕道路。霞街村是湛江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典型村庄。历史上出了32位举人、3位进士,其代表人物、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就是霞街村的一个特色文化符号,还有大众喜爱的小林漫画作者林帝浣老师也是从霞街走出去的。现在该村以文旅产业为重点,通过推动乡村文化向乡村文化经济转化和发展,以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31日,调研交流活动圆满完成返回广州。此次调研通过跨地域、跨党派、跨学校的跨界交流学习模式,不仅让大家对湛江市盟务组织建设、盟务工作、乡村振兴、高校发展等方面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和整合了资源和平台,全方位促进学习与借鉴,加强联系与合作,有力推动组织发展和工作进步,实现合作共赢,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