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工作动态

以创新思维 建设活力支部

时间 : 2010/04/27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以创新思维  建设活力支部

民盟深圳市盐田区支部

1998年3月30日,深圳市盐田区宣告成立,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盐田支部于1998年12月成立,当时有盟员16人,现有41人。2005年支部换届后,民盟盐田支部在民盟深圳市委会和中共盐田区委统战部的领导下,加强支部建设,不断创新思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民盟基层支部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工作思路

1、2005年支部换届后支部确立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支委和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盟员为主体,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切入点,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为目标,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基层支部。

2、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转变工作方式,变“单一手段”为“多种手段”,改变过去“吃饭说事”的传统基层支部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动的鲜活性和亲切感,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团队。

3、正确处理发扬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充分借重我盟的历史资源,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同时运用新思维、新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去探讨支部建设新模式,结合盐田支部实际,摸索新路子,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二、具体方法

1、抓好思想建设:我们将思想建设寓平时活动之中,注重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高度来加强对盟员的教育。通过思想建设,使盟员进一步树立起政党意识、大局意识、诤友意识。支部特别注意发挥自我教育的实践作用,在政治交接时要求每位盟员自选一名民盟老前辈事迹在支部中交流,并在“民盟盐田支部网站”发布。

2、办好主题活动:活动是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盐田支部近年来逐渐总结出“三化七有”即“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运作规范化”的原则,活动要有主题、有意义、有计划、有总结、有报道、有记录、有签名。支部呈现出一种主动参与、良性互动、和谐一致、团结向上的氛围,使支部充满认同感。活动主要采取学习座谈、参观考察、党派联谊等形式,活动与社会服务结合,盐田支部充分发挥医生、教师的特色,积极参加义诊、支教活动。有活力的活动也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加入组织,从2005年27名发展到2008年底41人,盟员结构得到改善,吸纳了一批年轻盟员,进一步增强了支部的活力。

3、建设团结向上的支委:支部工作首先在班子中达成共识,一年计划首先要在支委中讨论,经常召开扩大会邀请支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我们创造性设两个活动小组:综合组、教育组,组长采取自荐形式,为想干事的盟员提供锻炼机会,我们要求他们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调研报告、大会发言、参与课题、写提案议案、写通讯报道。

4、重视基层制度建设: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个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暂行规定 》(2005年),《民盟深圳市盐田支部小组长职责》(2005年),《民盟盐田支部关于年终奖励的有关规定》(2007年),制度的建立使组织的整体力量和作用得到加强,支部制定的奖励规定对激励盟员热爱盟务、积极撰稿起到较好作用,每年依据每个盟员的宣传情况、完成盟市委、区统战部、支部任务情况进行奖励,但支委成员一律不参加奖励。

5、盟务工作积极主动:明确方向是基层开展活动的准则, 是搞好支部工作的前提。主委主动、积极地向盟市委、区统战部汇报、请示,及时向盟员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我们还经常邀请区统战部领导参加支部活动,如统战部部长参加新年座谈会、副部长与盟员共同观看《一世狂澜——追忆张澜的民主生涯》、参加与陇南地震灾区学生联谊活动等。

6、注重总结与宣传:几年来向市、区统战部及政协、盟市委,以及《团结报》、《深圳商报》、《深圳盟讯》、《广东盟讯》、《深圳民盟信息》、支部网站等媒体发表党派相关论文及宣传稿件36篇,支部自主创办《民盟盐田支部简报》及《民盟盐田支部网站》作为盟员学习交流、沟通、展示盟员丰采的园地,将支部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支部。 

三、实际效果

1、岗位建功立业:从2005年到2008年底,盐田支部盟员共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各级奖项、表彰6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市级32个,区级32个。

2、参政议政成绩显著:自2005年起支部为盐田区两会提交议案、提案114件,6件获优秀提案奖,被区政协《社情民意》采用12件,《建议加大对盐田海域船舶压舱水控制与管理》获政协深圳市委员会“2007年度深圳市政协优秀信息二等奖”。 在民盟深圳市委会召开的2008年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盐田支部在大会发言介绍支部参政议政经验。

3、支部调研成果突出:《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收入2006年深圳市政协《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以<意见>精神为指导,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收入《2006年民盟广东省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参加民盟广东省参政党理论研讨会,论文《关于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的思考》在大会交流,收入2008年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参政党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谈政协委员的<五言>功夫》获深圳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改革开放30周年与人民政协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与共和国同行征文《讲心里话才能做挚友诤友》发表在团结报2009年7月25日;2005年以来支部承担盟市委下达课题2项、盐田区统战部课题3项、盐田区科技局课题1项、参加区政协课题2项。如盐田区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医德资本的积累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盐田区政协课题《盐田墟镇综合改造》、《盐田区社区治理体制改革调研》。完成两项盟市委课题《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情况调查》、《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参加盐田区统战部课题调研《新形势下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研究》及《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研究课题》,充分展示了盟员在参政党思想理论领域积极探索的深度与广度。

4、社会服务多姿多彩:几年来支部参加的义诊、支教活动遍及梅州市、东源灯塔镇、东源畲族乡、河源黄田镇、龙川田心镇、韶关市始兴县深渡乡,以及“学习郭春园,奉献在鹏城”义诊、“送健康,促和谐”深圳市第三届关爱行动义诊、全国科普宣传周义诊,盐田区“深圳文明联合行动”义诊、举行盐田区“身心养生讲座”,盐田外国语学校“生命教育”讲座等,曾筹资总额达26080元捐给河源黄田镇卫生院。2008年为地震灾区捐款29650.0元及价值3万元画一幅。2009年支部又捐助深圳市总工会职工继续教育学院陇南地震灾区一名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退休盟员义务为盐田居民进行“迎大运讲英语”授课等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得到盟市委、盐田区领导肯定,2006年获盟市委“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