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2019年1月28日A2版(原标题《广州团省人大代表关注哪些问题?带来哪些建议?发展家庭医生 为医保“省钱” 》)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今日开幕。昨日,省人大代表陆续完成报到,今年代表们关注哪些问题?带来哪些建议?来自广州团的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轨道交通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结合、加大力度建设家庭医生体系、积极探索学前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议题,仍是今年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领域。
发展老年大学减少老人误入传销的风险
盟员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校长白云龙关注“一老一小”的教育问题。“一小”指的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白云龙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各地的学前教育学位紧张情况不亚于其他教育阶段。“一位难求,比考大学还难。”白云龙表示,基于这种情况,广东不妨探索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学位,应对“二孩”入学潮的到来。
“一些幼儿园规模小、人均面积不达标,如果办学质量尚可,我建议因地制宜,批准成立幼儿园,解决当务之急。”白云龙指出,通过加大监管、放宽条件等手段,让一些优质的“微小型幼儿园”留下来。
白云龙建议,可立足区域实际,制定微小型幼儿园准入标准。“例如,在办园规模方面,招收幼儿数量不超过150人;另外,在幼儿活动及辅助用房设置方面,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设活动室、寝室、卫生间、保健室、综合活动室、厨房和办公用房等。”
白云龙关注的另一议题是“一老”——老年人教育。“随着医学发展,老年人寿命延长,退休后如何有品位、有质量地生活,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对此,白云龙建议,要加大老年人教育投入和建设,尤其是老年大学的开办,让这部分想学、乐学的老年人有新的“归宿”。
白云龙建议,目前,老年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资源严重不足,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规划管理滞后于需求,发展思路尚未明确;办学机制沿袭多年、创新不多,普惠性不足、社会参与不够;向社区延伸不足,老年人难以就近入学参加学习。
那么未来如何“加码”老年人教育建设?白云龙称,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及联动、加强管理等模式,引入多元办学,包括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资本和个人企业都能多元参与建设,以形成合力。“还能通过‘互联网+’资源平台,搭建网络课程,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网上教育模式。”白云龙说,“未来可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老年大学顺利发展和推进。可打破老年人信息闭塞,减少孤独症、误入传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