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2016年1月25日A03版 原标题“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次日登台发言环节,省民盟关注粤东西北协调发展 建议增加对粤东西北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清远日报讯 记者毛远策 广东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日进入第二天,下午是大会登台发言和即席发言环节,激烈精彩的抢麦大战如期到来。今年的大会登台发言中,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员会秘书长程昆做登台发言,针对制约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提出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对粤东西北中心城区的公共投资力度、提高省财政在地市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建设上的出资比例等建议。
针对粤东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落实
在题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协调发展》的发言中,程昆介绍说,目前粤东西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2015年1-9月,粤东西北地区GDP和财政收入增速六年来首次低于珠三角地区,广东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在财政体制、产业转移、生态补偿机制、扶贫制度设计等方面受到了制约。
其中,由于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投资事权大大超过了财政可支配的财力,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缺口。由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偏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层级多、链条长、层层结存,影响地方预算完整性,造成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低下。
程昆同时提到,生态补偿机制仍有待落实,粤东西北地区担负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保护功能,牺牲了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省里却没有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应的生态补偿资金。
建议加大对粤东西北中心城区的公共投资力度
为此,省民盟建议,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机制,规划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完善转移支付体系,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粤东西北中心城区的公共投资力度,提高省级财政在地市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建设上的出资比例,提高符合省补助政策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补助标准。
为提升产业转移机制的运作效果,省民盟建议采用股份合作加委托招商的复合模式,转出地和转入地政府通过合资股份公司的形式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收益按股本比例提成。
在生态补偿方面,省民盟也建议,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倾斜比例。实行奖补资金与生态功能区所承担的生态保护责任和改善环境的成效挂钩,对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和农产品生态区加大政府奖励和贴息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