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推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时间 : 2015/02/28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截至2013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人有1157万,占总户籍人口的13.2%,而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3万,占老年人的14.9%。预计2015年,全省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84万。其中,失能失智的功能性损伤的老年人、“纯老家庭”的数量逐年增加,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银发浪潮滚滚袭来,关爱这些长者的健康已迫在眉睫。那究竟路在何方呢?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在今年提交给省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建议设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提案指出,广东应借鉴国内外经验,立足我省实际,运用社会保险管理机制,优化社保资源配置,尽快建立以社会化护理服务为主的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其中,护理保险费主要通过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和个人账户结构进行筹集,财政给予补助并根据基金支出情况逐步增加补助标准。同时接受企业、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不设个人账户。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相互衔接,实行分类管理。

  为保障资金来源,提案指出,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均应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参保人符合相关条件,按规定在定点护理机构接受医疗护理照料或上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可按一定比例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相关费用。

同时,政府应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城乡“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失独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纯老家庭”提供长期医疗护理。

他山之石

   日本:设立介护保险制度

  以日本为例,早在2000年日本就建立了介护保险制度,当时是参照德国的同类保险制度确立的,只是德国面向重度失能老人,日本则轻中度失能老人也一起享受。

  介护保险制度,是一个由社会全体来支持需要介护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在于支援年老体弱人员,使他们在需要介护的状态之中,保持尊严,尽其所能自理日常生活;在失能、失智需要照护时,得到治疗和慰藉。

  介护保险的构成,50%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21%由65岁以上人员承担,还有29%是40~65岁加入医疗保险的人员承担。当参保者需要动用介护保险时,经过专门人员评估定级,就可得到支持。此时,参保者转为利用者,个人只需支付10%的费用,其余90%从介护保险费中支出。

  申请介护保险有专门的流程:首先是本人或家人、代理人到社区或村的窗口申请,而后有调查员上门访问,填写调查表,结果录入电脑进行统计打分,这是第一次判定;根据第一次结果和主治医生的意见,由保健、医疗、福祉专家确定介护等级,这是第二次判定。此过程通常要一个月。介护程度认定后通常每12个月需要更新。

  据了解,日本介护级别分5级:支援1、支援2、介护1、介护2、介护3、介护4、介护5。只要列入以上级别,老人都能申请支援。这时,老人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日间照料服务或老人公寓。而那些机构只要收住了符合介护保险条件的老人,就可以领到保险金额。谁承办、谁受益,这就是政府对社会办养老事业最好的支持。

    青岛: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在国内,2012年7月,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已初见成效,缓解了不少老年患者的医疗和护理负担。

  其覆盖范围包括: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老年居民、重度残疾人、城镇非从业人员。

    关于长期护理保险报销比例,《意见》规定:接受医疗护理、居家接受医疗护理照料的参保人,发生的医疗护理费不设起付线,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6%;在定点医院接受医疗专护发生的医疗护理费,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0%。(《老人报》记者 梁立然 黄荣霞)(来源:2015年2月11日《老人报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