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国考察心得
卢传坚
一、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
美国的科技能够位居国际前沿并得到持续发展,与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和高投入密切相关。在医学研究领域,以NIH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医学各领域的研究机构,政府每年给予高额投入,保证各项研究的持续开展,同时支持带动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医学各学科开展研究,提升整体科研水平。NIH每年投入的医学研究经费高达280亿美圆,其中10%的经费用于NIH本身27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共6000名专家和科学家的研究,80%的经费用于支持NIH以外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学、医科院校、医院和其他非盈利组织开展的研究。这种政府主导的科技投入为国家科技持续创新提供了根本保障,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之一。
二、有效机制和制度的建立是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关键
美国的科技转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是其他国家2倍以上的速度。这与机制和制度密切相关。美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各州自治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基础上,各州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制定符合本州实际的法律和制度。在科技体制方面也不例外。有效的机制运作使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环环相扣,节省了政府部门层层审批的时间,使快速转化成为可能。
三、多学科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技成果及时转化的前提
多学科、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科技成果及时转化的成功模式,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由全国各地的大学、科研院所、医院和其他非盈利组织完成,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入;其研究成果形成后,以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转化与否由专门孵化机构(可以是政府主导、大学或科研院所主导、或民营等多种形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决定;一旦决定转化的成果交由基础好的相关企业去实现;产业化后很快投入市场应用,获得利润部分回馈到基础研究领域,对原由项目给予改良并不断创新。在这过程中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机构、成果孵化机构、相关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配合。这种良性循环促进成果及时快速的转化并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模式。
四、以市场和应用需求为主要依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导向之一
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改良创新始终离不开市场或应用需求的导向,没有应用空间的产品是不会有市场的,不能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是没有转化的必要性的,也不能成为促发研究开发的动力。所以每一个从事成果转化的部门都以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战略报告,经严格论证通过后加以实施。这是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高的因素之一。
五、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意识是转化成功的条件
人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没有创新意识的团队不可能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没有成果转化意识的团队不可能将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科技成果只是一纸文章,体现不了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度。虽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备,但这是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成为成功的研究团队的带头人,除了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有过人的胆识、敏锐的眼光,卓越的领导能力,精干的研究能力和高超的统筹协调能力。打造优秀研究团队,首先要物色、培养、造就卓越的领军人才。
六、中医药在美国乃至全球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
随着疾病谱和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天然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美国,虽然还没有正式的中医药立法,但政府层面对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给予充分关注。NIH成立了专门的替代与补充医学研究中心,其他主要研究院所(如肿瘤研究所)也有相应的替代与补充医学办公室,主要开展中医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天然植物药的研究方面。有关天然植物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前中药只能做为食品辅助品在市场流通,不能成为药品进入医院使用,目前通过FDA认可成为药品的时机也还没成熟,但天然药物(Nature Remedies 或Herbal Remedies)已被美国社会广泛接受,它是指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配方制成的药物或保健品,中药和中成药属于此范围。在研究开发方面,根据FDA对保健品的规定,产品经过安全性试验并在一年内完成100例临床试验确认其保健功能后,即可生产上市,这大大缩短了研发的时间,是现阶段值得开拓的领域,有利于加速中医药迈向国际的进程。
(作者系民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总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