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政治建设 > 学习园地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形式,推动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体会

时间 : 2009/08/26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形式,

推动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体会

 

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是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盟员整体素质的中心环节。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组织盟员加强学习,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两个五号文件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注重实效;要把保持盟员队伍的思想健康稳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认真学习李重庵副主席在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凝聚全盟力量 开创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新局面》,坚定政治信念,创新思想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广大盟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增强民盟组织的凝聚力,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及时发现并掌握广大盟员的真实思想变化倾向;建立总支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为盟员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抓学习,重研究,努力提高盟员理论素养,积极参政议政

本总支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5号文件摆在第一位。2005年初,根据盟省委转发的民盟中央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把学习贯彻《意见》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为了配合加强对《中共中央5号文件》的学习,盟总支组织全体盟员学习5号文件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中山大学统战部金卓行同志给盟员解读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

本总支在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上有一个传统项目, 即是每年〝两会〞后, 我们民盟中山大学南、北校区两个总支委员会联合组织学习活动: 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解读〝两会〞,如2008年6月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广东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李竟先结合学习贯彻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作了以新形势下怎样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为主题的讲话。本盟总支盟员在民盟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有22人,积极参政议政,提出议案。如教育委员会委员汪华侨、程木华、梁俊雄参加由广东省民盟省委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后广东省贫困地区中小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活动,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和省参事方积乾教授、省政协常委、省卫生厅行风特约监督检查员胡学强教授和政协委员张湘民教授、省直政风行风评议员冉炜教授、省卫生厅行风特约监督检查员、越秀区人大代表凌莉教授都向政府提出许多好的有建设性的议案。本总支把参政议政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一支部一议”、“一人一议”活动,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为促进广东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所在单位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继承优良传统,进一步夯实开展思想宣传工作的基础条件

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有着悠久光荣的历史,她是在1951年成立的民盟中山医支部发展起来的。本盟组织荟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医学界知名度高、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对党有较深认识的专教授, 如熊大仁、叶鹿鸣、邱逸光、杨铁生、梁紫珊、黄家琛、李国材、罗潜、秦光煜、钟之英、曾省、姚铭琛、黎兰馨、吴道钧、熊大仁、邝贺龄、李仕梅、梁良浩、余昌、黄济群、周庆均、胡本荣和方积乾等。现有一部分盟员的盟龄在50年以上。虽然他们离退休了,但热心盟的各项工作,关心社会。他们对我盟的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是我盟的宝贵财富。

我们总支的年轻人多,在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中都会遇到不少问题,而总支的老教授们在这些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及广博的知识。为鼓励年轻盟员实现自身价值,如方积乾等教授在每个场合都言传身教,从不同的方面传经送宝,年轻人受益非浅,深感身在民盟,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这些活动还吸引了盟外许多年轻人,扩大了民盟的影响。

进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主要是学习民盟的光辉历史、民盟的《章程》,引导盟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盟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和个人品德。如组织全体盟员观看专题片《一世狂澜——追忆张澜的民主生涯》,许多盟员是第一次通过观赏电视专题片的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先躯、民盟创始人之一张澜的民主生涯,学习和继承张澜所代表的民盟光荣传统和精神。增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划清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界限,增强对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三、抓调研,重实效,把握宣传脉搏

民盟中央九届四中常会从民盟发展和推进多党合作事业需要的战略高度,提出“人才兴盟、人才强盟”的战略,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盟的事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当务之急。为了搞好盟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盟的宣传工作实效,把握好宣传脉搏,本总支积极参与承担盟省委的调研任务。如汪华侨、张湘民、洪衍波等申报了一项中山大学统战理论研究项目: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党外人士的举荐和安排工作。课题进展顺利。在省各民主党派首期"同心献策"活动中,三院支部的程木华老师撰写的论文已收入盟省委编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探讨论文选》,活动第二期论坛的主题是:珠三角地区医疗改革先行先试探讨。本总支的盟员都是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员, 他们积极参与研讨,对医疗改革问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调研提高了对盟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创造条件。

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三促进一保持”活动

本总支的盟员都是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员, 为了发挥本盟总支专家的作用,继承和发扬民盟“关注民生”和“做实事、做好事”的优良传统,响应全省统一战线开展“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的号召,根据民盟广东省委的统一部署,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选择广东较贫困地区,每年都开展1~2次开展免费医疗咨询、义诊和送药活动。

1. 2006年11月赴广东省翁源县开展一次盟总支全体盟员组织活动,主要内容有:医疗技术交流指导、为翁源县医学会会员做了四场报告、开展盟组织活动、实地考察了翁源县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民盟翁源县委的组织下, 本盟总支盟员实地考察了在翁源县有名的兰花花卉企业和东华寺,盟员们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尤其是冼汉隆教授对发展利用当地的温泉提出了具体建议。

2. 2007年1月15-16日赴广东省清远市开展一次盟总支全体盟员组织活动。活动内容一是学习贯彻民盟中央和广东省委关于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通知,以及学习民盟十大精神,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开展到清远市中医院三门诊进行医疗咨询和医疗技术交流活动、专题讲座, 并向清远市中医院赠送由本盟总支盟员主编或参与编写的100多册医学专业图书,丰富了该院图书室的藏书。三是在民盟清远市委的组织下, 本盟总支盟员实地考察了在清远市的旅游景点—故乡里, 并与民盟清远市委的领导进行了交流,对今后两地盟组织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3.2008年6月21日,民盟中山大学南、北校区两个总支委员会联合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李竟先副主委指出,民盟参政议政,同样要议大局之事、立发展之论、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参政议政是民盟的第一要务,也是各级盟组织工作的重点。包括民盟中山大学总支在内的盟的省直基层组织是民盟参政议政人才荟萃的地方,理应为民盟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4.2008年8月16日,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在民盟广东省委指导下组织盟员医卫专家前往清远市清新县飞来峡镇开展咨询活动,并向当地卫生院赠送了一批药品。

5. 2009年5月23、24日赴广东海丰县开展医疗咨询、义诊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中医、内儿、耳鼻喉、眼科、皮肤、甲亢、呼吸、心血管等各科目的免费医疗咨询,并现场指导彭湃纪念医院的医生为群众诊治,为逾300名群众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举办了“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的医学讲座,为海丰县卫生局下属医院的医疗业务骨干共200多人提供业务培训和辅导。

据不完全统计, 近3年来,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共组织了5场大型医疗咨询、义诊活动, 在当地医院的医生协助下,盟员医卫专家们义务为当地群众诊病达2000多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村看专家门诊难的矛盾,提高了当地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治水平。同时也使本盟总支盟员充分了解了广东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增强本盟总支组织的凝聚力, 以开展“三促进一保持”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对盟员进行“增强信心、共克时艰”为重点的政治引导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带动全体盟员提高认识,增强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的信心,更好地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上述咨询活动均由民盟广东省委领导、在当地民盟组织的协助下成功举办,当地媒体作了报道, 扩大了盟的影响。为积极参与以“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为重点的“三个一千”惠农行动中的“组织送医药下乡,使1000人次农村、山区病人受益”的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五、抓宣传,重报道,扩大盟的影响

近三年来,全国各新闻媒体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的意见》精神的要求,加大了统战宣传的力度。为配合各新闻媒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实现对盟的新闻报道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活跃的局面,本盟总支根据盟省委积极推动全省各地盟组织加强盟的对外宣传报道的精神,根据统计,在报刊、校报、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报道文章(图片)近20篇(幅)。

六、抓创新,重信息,开辟民盟网站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本盟总支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扩大本盟总支的影响,本盟总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许多困难, 建设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委员会网站 “盟员之家”。这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山大学统战部指导下统一战线发展的新事物。内容新颖全面,时代气息强。网站建成将更好的发挥民主党派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作用。

七、不断创新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基层工作有计划、总结,富有成效

在组织生活方面,总支要求各支部建立健全自己的组织生活制度,制定好年度工作计划,在年底要有支部总结上交总支委员会。总支委员会结合具体情况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各支部盟员到基层参观学习,教育盟员热爱盟组织,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改革开放。这些活动既教育了盟员又增强了盟组织的凝聚力。

各支部也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 (1)看望老盟员: 民盟中山医总支现有部分德高望众的老盟员,他们虽然离退休,属于离退休支部。各支部参加总支向离退休盟中老同志送温暖活动,与总支领导一起先后拜访、探望了历任盟总支的领导和老教授、老盟员,不但对本总支的盟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密切盟组织和盟员的关系,还被老盟员多年来对盟的工作的态度和平易近人、关心帮助年轻人的作风感动,使自己认为在这样一个大集体内无比温暖。老盟员们也热心盟的各项工作,关心社会,为我盟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不断作出贡献。(2)各支部邀请各方优秀人士进行学术、思想等交流1~2次;(3) 整理盟史:民盟中山医总支有着悠久光荣的历史,现有一部分盟员的盟龄在50年以上。他们虽然离退休了,但热心盟的各项工作,关心社会。他们对我盟的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是我盟的宝贵财富。今年在编写盟史的过程中,我们拜访了各位老盟员,力求使盟史真实翔实,成为我盟历史的一部分史料。等。为了更好地联系盟员,开展盟的工作, 校本部支部整理印发了民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总支盟员通讯录。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育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后备干部

本盟总支和各支部在校党委和统战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思想建设等方面采取许多具体措施,提出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完善了本总支和各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新一届中大北校区盟总支积极加强组织和自身建设, 首先健全总支的组织机构建设, 设盟总支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和社会服务部, 以保证盟总支活动的健康开展。

本总支组织盟员积极参加省盟、广东省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如2008年参加民盟广东省委省直基层骨干盟员培训班2人次、学校统战部主办的党派骨干研讨班5人次;参加省盟、学校统战部组织的各项调研和医疗指导活动15人次;培养盟员工作能力,建设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后备干部。本总支盟员蒋龙元副教授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教学水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受援地区的肯定和赞扬,荣获“2007年部属(管)医院支援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优秀教师”称号。本总支中山三院支部盟员温盛霖教授由于在“5·12”特大地震救灾前线的出色工作,获民盟中央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是全盟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盟员保持较高思想和道德水准,充分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根本保证。2009年6月2日,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在南昌由民盟中央召开的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对民盟思想宣传工作做出目标定位:“同盟、同志、同心、同德”,这八个字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可以作为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在组织、政治、思想、道德不同层次上的目标定位。同盟即指我们共同的政治立场,同志是指共同的志向和追求,同心是指共同的文化理念,同德是共同坚守优秀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和操守。我们将以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民盟十届七次中常委会和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增强亲和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探索新时期、新阶段民盟加强思想建设的新思路, 为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教育文化医疗事业而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广东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