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民盟组织发展简史
民盟梅州市委会
中国民主同盟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南方民盟更是在党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其光荣的革命历史。梅州,是南方民盟的摇篮。
一、民盟梅州市委员会建立以前(1958~1988年)
(一)民盟南方总支部的成立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4年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在此之前,1936年,进步人士李伯球、郭翘然、陈柏麟等人已在梅州秘密活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搜集情报,宣传共产党政策。
1939年,李伯球通过李振球等人关系,请余汉谋出面,由广东省府派他到兴宁接任县长。上任后利用各种渠道,与当地抗日进步力量一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原在香港工作的部分盟员回到广东,开展抗日活动。1942年春,民盟桂林核心小组成员、国民党政府中将参议张文以回乡省亲为名,返回家乡梅县三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策划建立“白皮红心”政权工作。先后在梅县黄砂乡、小都乡,大埔县银江、昆仑乡,丰顺县砂田、大龙华乡等九个乡公所建立“白皮红心”政权,这些政权的主要领导人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们主要是协助地下党开展工作,通报情报,收缴地主豪绅枪枝和支持游击队打仗等。张文还以“三乡行”董事长身份,用商行作掩护,与梅县的民主人士一起,积极从事抗日民主运动。
1944年秋,民盟中央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吸收无党派人士参加。当时在第七战区编篡委员会工作的胡一声,受党组织的安排,赶赴东江纵队,在东江纵队的帮助下前往梅县筹建民盟南方组织。接着,李章达、李伯球、张文、杨逸棠、陈慰慈(东江纵队联系人)、陈启昌等先后到达广东梅县,会同胡一声等成立核心小组,开始南方盟总支部的筹备工作。同年10月,在梅县城东潮塘李伯球同志的家里召开“中国民主同盟东南干部”筹备会议,正式成立“民盟东南干部会议”。选举李济深为主席(后来李济深另组民革,不挂民盟职衔),李章达为代主席,丘哲、张文、李任仁、何公敢为副主席,李伯球为组织部长,陈启昌为副部长,胡一声为宣传部长,杨逸棠为联络部长,并出版机关刊物《民主》周刊,机关设在潮塘昂窝村“诚益楼”。筹备会成立后,开展了地下串联活动,召集虽已失党籍仍对党忠心耿耿的同志和一贯靠拢党的知识分子举行座谈会,阐明党关于“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正确主张,并发动他们参加民盟组织。韶关沦陷后,第七战区编篡委员会全体人员迁来梅县,由胡一声同志领导恢复工作,照常出版《新建设月刊》、《阵中文汇》、《学园》等刊物,与民盟的宣传工作配合。从此,民盟的声势和影响日益扩展,为南方总支部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1945年春节后,民盟梅县分部在梅县城北明阳寨召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有20多人,一致推举杨逸棠为主任,李国碧任组织部长,丘克辉任宣传部长,李国瑶任青年部长,罗宏才任秘书。1945年4月,李伯球因国民党当局围抓,秘密离开梅县时,公开发表《告梅县父老书》,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民主抗日力量的倒行逆施,提出了强烈抗议。使兴梅各阶层人士大为震动。1947年10月,随着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梅县的民盟组织也转入地下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南盟组织领导人先后到达香港,开始筹建民盟南方总支部。
(二)兴梅分部盟组织
1949年秋,梅县地区解放,随即筹建兴宁梅县分部盟组织,1950年10月成立筹委会,陈柏麟为主委,张学基为秘书。
1953~1956年,民盟梅县组织发动盟员积极参加“三反”、“五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农业合作化、工商业公私合营等各项运动。
1956年10月召开第三次盟员大会,选出委员13人,侯横当选主委,汪叶舒、杨晋康、古公莞,邓颂如为副主委,萧菁为秘书。到1957年3月盟员发展到130多人,直属支部、小组有12个。1956年12月侯权当选为梅县副县长、汪叶舒、邓颂如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这一时期,民盟兴梅分部发动盟员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以及城市的民主改革运动。民盟兴梅分部肩负起“兴梅地区抗美援朝分会”的秘书工作,还发动盟员为捐献“民盟号”飞机给志愿军捐款4000多万元(折新人民币4000多元)。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努力开展教研活动,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以及推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的“反右”运动,有42位盟员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落实政策已全部改正)。1958年7月民盟梅县委员会换届,产生第四届委员会,杨晋康任主委,李泉隆、李志显任副主委。1960年10月召开第五届全体盟员大会,杨晋康、李泉隆,李志显连选连任。杨晋康当选县政协副主席,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梅县盟被迫停止活动。
(三)民盟梅县市委员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6月,民盟广东省委派曾理同志来梅指导恢复盟组织活动,成立了民盟梅县、梅州市(区级)的临时工作组,分别由李志显、张学墓、萧菁进行盟员登记,整理盟的历史资料,重新建立组织,当时有100位盟员。
1983年12月,为适应梅县地方行政建制,两个委员会合并为梅县市委员会,李泉隆为第一主委,李志显为主委,张学基、黄耀芳、李国华为副主委,萧菁为秘书。1984年7月,召开民盟梅县市第七次代表大会,选出委员19人,李泉隆当选主委,李国华、张学基、刘宝干、赖鲁良、丘勇强为副主委,萧菁为秘书长。当时全市有盟员234人。主委李泉隆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六届市政协副主席,李国华当选为第七届市人大常委,副主委张学基、赖鲁良及李志显、吴慧翘被选为市政协常委,萧菁等6人为政协委员。到1986年12月止,全市有盟员273人,15个基层支部和4个直属小组,出版《梅县市盟讯》会刊。
民盟梅县市委员会推动盟员面向社会,扩大服务领域:主办新风文化补习学校;举办果树栽培、科技、日语速成、美术版画、书法、武术等各类型的训练班;与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共同举办1984年国庆书画作品展览;邀请省教育、科技界专家来梅讲学;组织学有专长的盟员到各县(区)举办法律、会计方面的学术讲座;发动史学界的盟员为《梅县市文史资料》撰写了44篇共19万字的史料文章;发动有“三胞”关系的盟员加强与“三胞”的联系,发动“三胞”捐资办学和兴办公益事业,计有485万多元。此外,广大盟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据1986年统计,先后被评为省、地、市(县)及单位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教师)、“三八”红旗手的有61人,获记功、表彰的有93人。
1987年4月,民盟梅县市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选出八届委员17人,李国华当选主委,刘宝干、丘勇强、萧菁为副主委,萧菁兼秘书长。1987年12月,原属梅县市的兴宁县支部,经盟中央批准成立民盟兴宁县委员会,黄焕昌为主委,曾均华为副主委,彭铁为秘书长。
二、民盟梅州市委员会建立(1988年~现在)
1988年春,原梅县地区改为地级制的梅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为适应梅州市的建制,经请示盟中央批准,
1997年1月10~11日,民盟梅州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卢菁光,中共梅州市委副书记涂麟清到会并祝贺。大会选举产生民盟梅州市第三届委员会,杨兰馥为主任委员,黄建华、李洁怀为副主委,古学松为秘书长。此阶段,民盟梅州市委和各级组织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并注意加强调查研究,发挥集体智能和整体功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注重发挥教育、文化方面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对我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全市广大盟员立足本职、面向社会,发扬奉献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1年12月21~22日,民盟梅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民盟梅州市第四届委员会,杨兰馥为主任委员,黄建华、古学松、韩小林为副主委,古学松为秘书长(兼)。民盟梅州市委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举行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及有关会议上,围绕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就梅州城区建设,推进文化、教育的改革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得到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目前,民盟梅州市委在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人才强盟”的方针,讲求发展质量,注重政治素质,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巩固发展的态势,截止2011年6月全市共有盟员620人,县级组织2个,总支委员会1个,基层支部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