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名校 领悟真谛 反思成长
——甘肃省天祝县、定西市教师“烛光行动”培训学习总结
我们武威市天祝县和定西市安定区的六位教师参加了“烛光行动”教师培训,结束了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为期两周的学习交流活动。学习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学校各学科组开展的教研活动,有关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活动,欣赏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示范课,他们精致的教学设计,流畅的课堂用语,扎实的专业基础,得体的肢体语言,多样的评价方式,都深深地撼动了我们的心弦,受益匪浅。
珠海是一个年轻、开放的城市,全国各地的人才在这里会聚,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这里包容糅合,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思想在这里交融,在这短暂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在我国经济发展前沿城市——珠海,教育发展的步伐;学习到了特区人民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开放务实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能够横向的去看待本地的教育发展,理性的去对待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我们心中的灯亮了,我们眼前的路明了,今后努力的动力更足了。我们感谢民盟甘肃省委和民盟广东省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下面就我们培训中的认识和收获谈谈我们的感受。
1、以全新的教学思维和理念指引教学
新课程在我们这里已经推广了几年,但好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没有或改变很小,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守旧僵硬。在珠海市实验中学,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他们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教学要求。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过程和方法”培养,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注意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判断、决策的机会。这种既重结论又重方法、过程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在平时我们只看自己的学校成绩比往年提高了多少,在本地质量如何,缺乏对教育发展动向的了解和思考,缺乏对教育发展的横向比较,只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坐井观天”,自我陶醉。所以,加强学习与交流,及时掌握教育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动向,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或调整自己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这是推动我们本地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良好学风、校风。
珠海市实验中学把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育相比,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注重有效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终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不是靠一味的活动、一味的表扬鼓励、一团和气就能实现的,而是靠不断发扬传统教学中的优良经验,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来实现的。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老师们总是注意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尊重每一个学生,并试着坚持用一颗童心去体验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强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他们的课堂成了学生的学习乐园。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像《百家讲堂》那样向学生宣讲,而是凭借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渊博的知识储备,去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其次,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俗话说的好“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也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所缺乏的。
3、立足“导师制”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作风务实,团结合作,乐于奉献,能出成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教师发展的目标。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努力构建学习交流、专家指导、骨干帮带、同伴互助、教科研实践、自我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在校本培训中提高教师素质。给每一位教师构建成长的平台,使每一位教师找到发展的定位,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使教师在积极奉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他们搭建了老教师论坛、骨干教师展坛、青年教师实践坛,展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切实有效地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年级组、学科组的作用,凝聚团队精神。他们坚持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学科组中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组内研究课的研究过程,做到“三参与”,即:参与备课写出教案(提纲),参与研究积极发言,参与过程听课评课,从而积极营造经常化、广泛、扎实而深入的教研氛围,真正将日常化教学研究落在实处。
骨干教师是学校宝贵的人才资源,学校加强了对他们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开展“青年教师研修”工程,青年教师自主进行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学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实施“导师制”请骨干教师做师傅,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带一位年轻教师,师徒结对,要求师徒共备课,互听课,月小结。对师徒活动情况还定期上校刊,使更多教师脱颖而出,使青年教师早入轨,早出成绩。
4、储备各科知识,整合课程资源。
如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的信息量不断扩大,时代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把最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倒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长流水”,这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求教师的业务素质要过硬。既要抓紧时间提高本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丰富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突破学科局限,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5、赢得家长支持,形成家校合力。
只有学校和家庭、老师与家长共同为孩子搭设成长舞台,才能换来孩子们的茁壮成长;也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学校才会不断前进。
重视家长工作,借助社会力量办好家长学校,是实验中学的又一特色。定期为家长开办家教讲座,请家长宣讲自己的成功教子经验,邀请家长参加班级主题班会。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学开放周”,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听课,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学校各项工作,征求家长意见。不断进行家长会的改革探索,并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引导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民盟珠海市委和盟市委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这次“烛光行动”,精心组织,安排,在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利用自己的休息日,冒着大风大雨为我们组织活动,使我们不但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安心学习,更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愉快的享受。领导们不但时常打电话询问我们学习生活情况,而且亲临学校慰问,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时间虽然短暂,可我们的收获却是巨大,在此,我们代表西部两县区的教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谢意,我们将铭记你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把所学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并且把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崇高的敬业精神、宝贵的教学经验,向全校乃至全县(区)宣传,使更多的教师接受这先进思想的熏陶,使更多的教师成为这次“烛光行动”的间接受益者,从而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短暂的两周时间,使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获得新的内容,在教学理念上获得新的思想,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追赶先进的信心和决心。透过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使我们看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最新方向,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更是一种艺术,她的知识和内涵不是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全部掌握的,感谢这次“烛光活动”,使我们和珠海市实验中学能够牵起手来,也为我们今后的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我们相信,有了你们的关心,有了这么多关心西部教育人士的支持,我们西部的教育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200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