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民盟广东省委会召开两会媒体见面会。民盟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程昆及部分课题组负责人向媒体记者介绍了拟提交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集体提案情况。
据介绍,2022年,民盟广东省委会拟向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26件。这些提案围绕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等重点领域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从文化教育事业、“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国际国内双循环、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社会民生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两个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是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重点战略,是广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在民盟广东省委会拟提交的26件提案中,关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提案就有6件,涉及金融、医药、文化和融合等领域。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2021年11月,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在济南设立。关注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进程,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科创金融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推动大湾区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针对广东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仍存在的科创金融区域联动融合有待深化、资本市场支持作用有待增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短板,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加快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金融实验区,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建议》,建议有效联动港澳,有力强化科创金融区域协同,同时扩大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并完善服务体系,补齐科创金融功能短板。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澳门窗口作用,支持横琴合作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澳门在横琴合作区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针对这一重大改革方略,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议》,提出在横琴合作区打造文旅金融中心、家庭财富管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以期将横琴合作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功能性金融中心,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区域金融中心错位发展,将横琴合作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典范、我国金融领域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还提出,要“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粤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具有广阔前景,且有利于解决粤澳两地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为此,民盟广东省委会在《关于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的建议》中提出,要用好政策优势,加快开放创新,做强产业平台,加快项目孵化,探索构筑科学化、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中医药产业国际影响力。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要“支持港澳和国际高水平医院在前海合作区设立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支持港澳医疗机构集聚发展,建立与港澳接轨的开放便利管理体系”,但目前港澳地区与内地医疗行业仍存在要素跨境流通不顺畅、规则制度衔接不对称等挑战,和医疗机构准入、技术人员准入、药品器械准入、医疗技术准入、公共卫生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紧抓“双区”建设机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的提案,希望以此推动完善粤港澳三地医疗服务对接。
近年来,广东省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鼓励和引导港澳青年来粤互访交流、求学成才、就业生活、创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便利举措,促进了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但仍存在政策壁垒、文化隔阂及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影响港澳青年在内地发展的意愿。通过深入调研,民盟广东省委会在《关于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建议》的大会书面发言和提案中建议,以“两个合作区”建设为契机,积极营造有利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的环境;深化文化教育交流,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大湾区归属感;加强政策信息整合宣传,优化对港澳青年精准服务能力。(特约通讯员 郑蔼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