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广东省政协委员、教育界别发言人,中山大学体育部教授、教学督导,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主委李静波接受我们的采访,谈了自己的履职工作体会。
履职建言 发出界别声音
李静波说:“我们参政议政,要继承民盟前辈的‘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优良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自从2018年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李静波积极参加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民盟省委会组织的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写提案做好准备。他持续关注学校体育、中考体育、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课题,每年都提交有质量的提案。
李静波说:“要履行职责,通过调查与思考,代表教育界,代表民盟,发出专业的声音,为广东省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根据自己体育教育的专业优势,李静波近年提出了《广东高考增加体育考试的建议》《增体质补短板,广东中考、高考改革逐步增加体育分量的建议》等提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占比,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减”后体育教育纳入课后服务,中小学对体育老师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然而通过调研,李静波发现,无论在教师数量满编的中心城市学校,还是在教师数量不足的山区学校,都普遍存在着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为此,今年他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教育“双减”政策下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建议》。他呼吁:广东省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督促检查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师编制,采取措施,对存在问题的学校督促整改;同时,加强体教融合力度,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退役运动员入学校做体育教练;加强师范教育的体育师资培训,提供师资来源;加大农村山区学校的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待遇,吸引人才落地;多渠道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争取在2022年前按学段配齐体育教师。
李静波还积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由于他的提案接“地气”,有“干货”,许多建议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并得到重视和落实。例如,在2018年省政协会议即席发言环节,李静波“抢麦”成功,把他的提案《小厕所大民生,广东加快进行厕所革命的建议》分享给全体委员,现场反应热烈,并获得十多家媒体的报道。“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清单。2019年的提案《健全中小学安全急救健康知识教育体系的建议》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平时提案《关于尽快保护抗战时期广东的‘西南联大’教学旧址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已为韶关当地落实保护经费1000多万。
不忘初心 坚定理想信念
民盟自诞生之始,一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一代又一代民盟人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位“老”盟员,李静波深刻认识学习党史、盟史的重要性,并把学习作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他担任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主委以来,每年组织盟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先后到河源市阮啸仙烈士故居、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北伐战争纪念馆、南昌起义军革命活动旧址、海丰红宫红场、澎湃故居、东江纵队纪念馆、康有为故居、中山民盟盟史馆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活动,盟员们共同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对他们的奋斗历程、牺牲精神由衷敬佩,不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的理解,更加坚定了弘扬民盟优良传统,积极履行新时代参政党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静波说:“每一次基层组织活动,对我们盟员的思想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作为盟员,作为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应该爱岗敬业,拼搏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李静波的带领下,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健康发展,凝聚力强,盟员本职工作和各项盟务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特别突出的是组织发展方面,四年内发展盟员14人(另有3人在组织考察),其中高层次人才6人(教授、院长);3位盟员担任民盟中央专门委员会委员。总支多次获得民盟中央、民盟广东省委会和中山大学党委的表彰。2021年,李静波获得民盟中央授予的“组织发展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关注民生 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10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中山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组织学校各民主党派骨干,前往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开展帮扶活动。李静波教授参与其中,为凤庆县150多位教育骨干和中学生作了《运动与健康监测》专题讲座。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省各级盟组织正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努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2021年9月,李静波精心筹划,组织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与广东省广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赴民盟广东省委定点帮扶地区——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联合开展“助力清远 扶持乡村教育”活动。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筹集经费3万多元,广建集团有限公司捐赠2万多元,购买了价值5万多元的钢琴、电子琴、古筝、体育教学仪器等物资,捐赠给浸潭镇红星希望小学,以支持该校开展音乐和体育教育。捐赠仪式后,总支盟员与清新区教育局、浸潭镇政府、浸潭镇红星小学和源潭镇桃源学校的有关同志座谈,了解乡村教育发展状况,为未来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进行探讨。总支一行还对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科创小镇建设、英德红茶种植及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样的活动,盟员们深入山区村镇一线,深刻感受到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以及农村教育的艰苦与不易,进一步激发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的决心与信心。李静波说:“乡村的振兴,教育的发展,我们高校有自身的优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积极的意义。”
多年来,李静波担负多种身份与角色,勤于思考,善于作为,积极联动,团结带领总支班子,凝聚盟员力量,卓有成效地完成了民盟各项任务,也出色地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