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振兴粤东西北,人才短缺仍是最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喜见清远高职城有良好的发展势态,梅州等个别新建高职院校也拔地而起。2021年省政协召开了“从邻省地区发展看粤北地区的差距”专题协商会,协商意见建议支持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建设。但韶关、河源、清远等在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总数上仍落后于邻省5市,包括沿海在内,其办学特色和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粤北地区和粤东西很长的沿海地区多为生态保护区,也确定了这些地区必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同时,山区与沿海又有迥异的生态特点和产业链。把与当地生态绿色产业相需要或相互促进的高等职业特色本科专业办强,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将有助于不同特色人才和产业的聚集,助力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发展。
问题:
1.“从邻省地区发展看粤北地区的差距”专题调研报告分析来看,在高等学校等总数上,郴州、赣州、永州分别领先于韶关、河源、清远,邻省5市平均有30个,粤北5市平均仅为19个,差距可见一斑。
2.现有的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和质量,在全国同类相比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有世界级的港口,国家级渔港等,但与海洋渔业、港口、远洋、海洋风力发电,以及临海产业等的特色专业,与国内同类相比却不强。
3.粤东西北地区有不同的生态产业链。粤北山区生态保护区主要为森林和水资源,与东西两翼沿海产业及海洋资源很不同,特色非常显著,错位发展空间大。
4.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出多、流入难,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和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建议:
1.粤北及东西两翼继续建设更多的省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侧重建设与当地产业链或重点优质绿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和联合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基地。
2.办强办优一至二个特色专业,培养更特、更专业的人才,助力当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需求。如蔬菜水果水产冷链、粤西北的地标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粤东西沿海港口、渔港、海洋电力及远洋服务等专业。并与当地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培养挂钩。
3.强化人才支持政策力度。以粤东西北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落户政策,优于珠三角地区为原则,输理、补充相应高端人才引入机制。
4.支持高校对口专业帮扶。支持广州等高水平大学进行专业对口、特色专业技术精准帮扶,或理论与运用技术互补帮扶,以促进帮扶与被帮扶之间形成良性互促发展、持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