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2018年广东省人大、政协会议 > 媒体聚焦

【南方网】抢麦啦!盟员政协委员:要增加女性厕位,这建议首先就得到我老婆支持

时间 : 2018/01/29 来源 : 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 字体

来源:南方网(原标题:《抢麦啦!政协委员:要增加女性厕位,这建议首先就得到我老婆支持》)

 

127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和即席发言。在即席发言的抢麦环节,委员们争相举牌、举围巾、举水瓶抢着发言献策。今年委员们如何创意抢麦?带来了哪些精彩发言?一起来看看。

盟员李静波:要增加女性厕位,这项建议首先得到了我老婆支持

第二位抢到麦的是省政协委员李静波。他提出,广东应加快厕所革命。尤其是要增加女性厕位,这项建议首先得到了我老婆支持。李静波幽默的话语引来全场欢笑和掌声。

他建议,一是政府窗口部门对公众开放厕所,二是国企、银行的厕所对公众开放,三是增加公共厕所中的女性与残疾人厕位,四是将厕所建设纳入城市、单位的文明评价指标。

秦鉴:求求大家,少吃一点,防控小康时代高发病

第五个抢到麦的是省政协委员、来自农工党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秦鉴。感谢主持人第五次给我发言的机会,我已经为这次抢麦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秦鉴一抢到麦,就立刻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宣传牌,他还专门把高发病三个字做了变形处理,用来突出它的特征。

秦鉴提出,要用文化自信引领小康时代高发病的防控。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怎样达到冰雪一样的肌肤、少年一样的身材呢?庄子说了八个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就是控制饮食,远离雾霾。古埃及有这么一句话,人吃得太多,只有四分之一的食物是为自己吃,其余的四分之三养活了医生。我是一个医生,感谢大家养活了我。但还是要在这里求求大家,少吃一点吧。秦鉴话音刚落,全场就爆发出一阵掌声。

盟员丁邦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将急救课程列为广东省中小学的必修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将急救课程列为广东省中小学的必修课。抢到麦,省政协委员、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真的把这句话说了三遍,收获阵阵掌声。他说,中国每年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救活比例不到3%。原因就是懂救、会救的医生不在现场,送到医院便太迟了。为什么不让全民掌握急救知识?于是便有了他响彻会场的呼吁,plus君在这再说一遍:让祖国的花朵也掌握急救技能。

李宝军:一流高校要有一流教授,一流教授要满足这四个条件

省政协委员李宝军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个抢到了麦。他提出,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高水平师资队伍,需要能科研懂教学的一流教授。一流教授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1,在国际学术会议有声音,在国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

2,在国际著名期刊发文章,在国内学术期刊做主编或编委;

3,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地位,在国内学术组织做理事长、副理事长;

4,国内三大科技奖有名次,至少是省部级科技奖的主要完成人。

周世明:穿花衣捧花盆,为广东花卉特色小镇建设代言

以自家种植花卉为抢麦道具的周世明终于获得发言机会!她看起来有点紧张,发言时,右手一直在颤抖。她说,我是一位农民,种了一辈子的花卉。她建议,要坚持一村一品推广广东花卉特色小镇建设,针对性培养花卉特色小镇人才。

史杰君:用口红写字牌抢麦,力撑中小企业

就是这支口红帮了我们忙。在现场,史杰君借周美凤的口红写出中小企业四个字,以此获得发言机会。他是第十个抢到麦的人。在史杰君看来,没有差异化经营的同质化竞争必定带来死亡。中小企业成长要靠科技和品牌两条腿走路。史杰君建议政府要牵头成立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基金,发展隐形冠军。同时,他建议成立中小企业企业家奖,弘扬企业家精神。

周美凤委员说她一点都不心疼,能帮中小企业发声嘛!” 

苏忠阳:水瓶抢麦,佛系献策

来自侨联的省政协委员苏忠阳用一个水瓶抢到了发言机会,而瓶中所装的,正是苏忠阳调研河流污染问题时采回的污水样本。"污染河流和监管有莫大关系,各个部门自扫门前雪。苏忠阳建议,推行跨界治理,对目前的河长管理应施行积分制,河长管理倘若12分扣完,学习后再重新上岗。最后委员用一句佛系语言对治水问题进行总结,心有慈悲,存环因果,构建人类和谐共同体。

邓静红: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突破职业教育短板

邓静红委员准备非常充分,事先打印好的海报,在会场非常醒目,而且旁边的委员也帮忙挥舞大红围巾,成功抢麦。而且她全程脱稿发言,却条理清晰,显然已经将发言内容熟记于心。她的建议是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打造南方教育高地。

她表示,大湾区城市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均等覆盖新市民,优质教育资源紧张,教育链条上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两头都出现了短板,尤其是职业教育是关键弱项。她围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三大领域提出了发展目标方向:主攻打造一流高校、环高校经济知识圈和全球科创中心;重点突破职业教育短板,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加快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和优质资源覆盖,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记者】曹斯 徐勉 李秀婷 陈晓 黄锦辉 杜玮淦

【摄影】李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