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 > 纪念文章

以史为鉴 共谋发展

时间 : 2018/05/14 来源 : 民盟东莞市委 字体

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时期,多党合作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共同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把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事业和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这段光辉的历史。1948年4月30日,在全国即将解放、国民党统治即将覆灭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这是我国民主党派公开宣布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亲密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篇章。我们广大的民盟盟员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民盟新一代盟员认真回顾、深刻理解。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进行的正确分析和把握,调动了一切积极进步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建立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的和平民主期盼,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既争取和平又针锋相对的方针。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把枪口对准一切要求和平民主的进步人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当局反动独裁的真面目。

进入1948年以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解放区土改正在胜利进行,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而国民党政权陷入朝不保夕、摇摇欲坠的境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面临着彻底灭亡的命运,新中国诞生的前景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到中国革命的议事日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进行了正确分析和把握,于1948年4月30日适时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一致表示拥护,从香港联合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盛赞“五一口号”,同时联合通电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和全国同胞,公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开始了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正是在“五一口号”感召下,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切积极进步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使蒋介石反动集团陷入更加失道寡助、孤立被动的境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五一口号”是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运用和丰富的体现,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面临走向何方的重大历史抉择。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普遍渴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对通过何种方式建国以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却莫衷一是。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政治主张中,“中间路线”在民众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建立多党制议会政治。在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中间派、中间力量,采取争取和联合的政策;对“中间路线”则采取斗争和批判的态度。通过大量的工作,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澄清了“中间路线”造成的混乱,教育了中间势力,也教育了广大人民。各民主党派逐渐抛弃了“中间路线”的主张,认识到“中间路线”在中国走不通的事实和道理。“五一口号”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指出了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

“五一口号”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之上、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五一口号”的提出,对于确定影响至今的中国政党政治格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奠基性的作用。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出现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协的召开为标志的。“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一致拥护,热烈响应召开新政协的号召。在新政协筹备和召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平等合作和共同协商精神。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多党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行动准则,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政治基础,也正是在制定《共同纲领》的过程中缔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是响应“五一口号”的结果,这次会议确定了共产党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为参政党并沿袭至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中国各民主党派从此正式融入了新中国的政权体系,崭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诞生了。

70年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时期,多党合作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共同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搞好团结合作,发展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和谐政治关系;要加强自身建设,把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形成执政党建设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八大民主党由各党派中央主席或者常务副主席带团分赴地方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是民主党派一年一度的重点考察调研,又叫“大调研”,由中共中央委托,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重要活动。年度大调研机制从1993年延续至今,是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之一。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相关文件首次对民主党派调研进行规范。而除了年度大调研,各民主党派中央还会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议题进行调研,例如脱贫攻坚、人工智能发展等。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曾“剧透”说,民盟接下来将要做长三角一体化等问题的调研。丁仲礼率民盟中央调研组,就“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去往上海专题调研。同一时期、地点相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率民盟中央调研组就同一主题去了浙江、江苏两地考察。陈晓光在江苏指出,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面临着“瓶颈性制约”,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民盟中央选择这一课题,希望可以在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强化政策统筹协调、促进要素流动等方面,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

此外,根据工作计划,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致公党中央的年度大调研将于5月开始,课题分别是“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调查与建议”“深入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正值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作者系民盟东莞市东城总支东城支部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