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时间不久的盟员,在加入的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参加民盟东莞市委等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渐渐熟悉。在支部主委和各位老盟员的引导、帮助下,对盟史渐渐熟悉,也越发强烈的感受到中国民主同盟在历代先贤的领导下,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光辉历程,是一段伟大的历程。
此次,我通过查阅网络文献资料和观看《建国大业》的影片,详细了解了关于五一口号和建国初政治协商的一段历史。因为自己从事教育行业的关系,当时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先生的事迹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激励最为深刻。
张澜,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1941年张澜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1941年10月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不管是真实照片还是影视剧照,张澜的表面形象就如资料中描述:戴瓜皮帽,穿长衫,蓄着长长的银须,清瘦的面庞,一副前朝遗老的样子。当选国家副主席还遭到人反对,结果朱德公开讲话:“讲到革命,诸位没有一个有他早的。”从辛亥革命,到反袁世凯,再到冒着杀头的危险组织民盟,拒绝参加伪国大,彻底地孤立了国民党、蒋介石。这样一个在当时外表感觉其貌不扬的老人家,却是有一番如此成就,直至如今还深深影响后世。
对张澜先生的事迹,摘取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1.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1943年蒋介石邀请民盟参加国民参政会,张澜发表《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揭露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实质,阐明民盟的民主政治主张,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统治,拒绝出席。1946年,张澜代表民盟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之后他领导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随后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1948年初,沈钧儒等在香港决定恢复总部,同共产党合作,实行新的政治路线。张澜不仅在政治上予以支持,还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在他被国民党软禁在上海虹桥疗养院期间,身体非常不好,还不断奔走,向记者等宣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协商,甚至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差点遭受杀害,也丝毫不动摇。他民主的意志和观念十分坚定,不管是初期国民党军事的强大,还是后期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他都始终以自己认识的民主,不畏威胁,领导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顽强的品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坚定的个人品质让我觉得非常钦佩。作为民盟的一员,要坚持学习张澜先生始终从国家大角度出发,关系民生,尽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有见识、有抱负的社会责任担当者。
2.伟大的教育家,开创新学
张澜先生在创办南充中学时期,倡导学用结合,除普通中学外,增设农、工、医及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1925年,他任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校长时,采取蔡元培在北大实行的兼容并蓄方针,坚持用人唯才,提倡思想学术自由。他不顾校内外顽固守旧派反对,允许校内三派(共产主义者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三民主义者的健行社和国家主义者的惕社)同时存在,自由争鸣。学校办有《科学思想》刊物,邀请进步人士撰稿,宣扬科学与民主。在他的开放政策下,社会科学研究社在校内扩大了影响,一时成为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重要园地。对于前辈这样的事迹和做法,反观现今当下,我们真是有些自惭形秽。张澜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的教育家,鼓励科学和自由,提倡学以致用,发展职业教育,用人唯才,坚持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不断资助和鼓励贫穷子弟,让他们能够通过教育走向不一样的人生。放到现代教育界,这种包容的想法和开阔的胸怀都还是难得一见,以学生为中心,推行民主平等的教育。在今后自己在教育的岗位上,力应努力将这种意识和精神放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推广张澜先生的教育观,努力发挥自己的教育特长,积极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作为班主任,更要重视德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平等的教育。(作者系民盟松山湖总支横沥支部盟员)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6%BE%9C/16015391
论张澜的教育管理思想,赵欣,文教资料2018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