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亚洲 、为世界做出了中国贡献。风雨同舟40年,作为参政党,民盟茂名市委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的发展、进步,并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茂名市民盟组织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在民盟茂名市委员会成立之前,就有了盟组织:1950年5月1日,茂名县以“文新革委会”为基础成立民盟筹备小组;同年11月,民盟茂名县小组成立;1982年6月,民盟茂名市委员会成立,主要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是文化教育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至2018年8月,民盟茂名市委员会有区(县级市)委员会3个、总支3个、支部54个(市直支部23个),盟员980人。
一、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创办盟校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大批初中毕业生读不上高中,大批社会青年渴望文化补习,报考大学。教育界和社会都在大声疾呼:重视教育、教育兴国。为此,民盟广东省委号召民盟各级组织创办民办学校。民盟茂名市委积极响应省委会号召,先后在茂名市区、电白区(原电白县)、高州市、化州市创办四所全日制中学。到2001年,茂名市区的盟办学校—茂名市油城中学,拥有校园面积40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在校学生500多人;电白区(原电白县)盟办学校—广南中学,校园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拥有学生2500多人;化州市盟办学校—桔城中学,拥有学生430多人;高州市盟办学校—高凉中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原来的高凉中学改办成嘉美幼儿园,当年招生就达到80多人。几所盟办学校在当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学位,为茂名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认真深入开展调研 积极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基本职能和重要工作。自成立以来,盟市委组织和推动全市各基层组织围绕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茂名市委中心工作积极献智出力,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如:近五年来,茂名市“两会”期间,盟市委共提交集体提案105件,内容涉及茂名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等多方面内容,为茂名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树立民盟品牌形象
社会服务工作对于提高民盟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促进民盟自身建设,扩大民盟的影响,增进民盟与党和政府、民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创品牌效应,建“民盟生态林”
近年来,民盟茂名市委为了树立民盟社会形象,提高盟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民盟生态林”。2014-2016连续三年,民盟茂名市委到高州市挂榜岭森林公园、丁颖纪念馆、露天矿生态公园参加义务植树,先后共投入了七万元,构建“民盟生态林”。每次活动,茂名市多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为茂名生态文明建设起了表率作用,促进了绿化茂名大行动的开展。
2、响应盟省委号召,做好“助力清远发展”工作
根据“助力粤东西北·共建幸福广东”活动安排,盟省委与清远市挂钩联系,并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民盟茂名市委响应盟省委号召,关心支持“助力清远”的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盟市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渠道。2015年,我盟向清远市捐助医疗资金1万元,用于购买医疗设备; 同年11月,盟市委主委带领盟内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及机关专干赴清远开展捐书助教活动,不但给他们带去了精彩的教学经验讲座,还为清远市东方学校送去了一批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
3、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圆满完成扶贫任务
一直以来,民盟茂名市委响应中共茂名市委号召,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民盟茂名市委对口扶贫单位分别为高州市荷花镇、电白观珠镇、高州市分界镇,盟市委领导亲自牵头,积极动员广大盟员捐款、捐物,圆满完成扶贫工作。几年来,民盟茂名市委先后投入10余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工作,先后为扶贫村、扶贫户接自来水、装水泵、盖新房、装照明电等。
改革开放40年,民盟茂名市委将一如既往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中共茂名市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茂名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