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清远】求真务实谋发展 凝心聚力创新篇

时间 : 2018/12/18 来源 : 民盟清远市委 字体
 

民盟清远市委成立于1989年,现有盟员539人,下辖一个县级市委员会、4个县(市、区)基层委员会、6个市直属支部。在民盟广东省委和中共清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民盟清远市委围绕中共清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行参政党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以加快振兴发展为抓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心组织,提案建言显成效。盟市委不断拓展参政议政范围,在“三农”、经济、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形成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绿色产业,构筑粤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合作共建广州(清远)产业园区要努力做好几件实事》、《清远要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等政协大会发言和提案。2010年政协大会发言《抢占先机发展低碳经济》,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批示,并举办了首届“节能与经济发展论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清远再生资源产业的重新考量》,与清远再生金属行业协会组织“再生金属产业如何应对金融海啸高峰论坛”,邀请全国多名金融、期货、制造、金属、进出口等方面的专家到清远召开研讨会,并与清远市电视台、市再生金属行业协会联合录制电视专题片《极度深寒的清远再生铜都》,给市委、市政府作为决策参考;《尽快出台〈北江清远水利枢纽库区水质保护管理办法〉的建议》促成清远市政府出台《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管理办法》,为该流域水质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2017年《关于尽快落实四条‘龙须沟’治理工作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市政府迅速启动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查组指出清远黑臭水体整治存在问题重新引爆该议题,清远市全面启动包括海仔大排坑在内的四段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行清淤和生态修复。六届清远市政协共收到提案1269件,其中民盟组织及盟员提交184件,贡献率为14.5%。市政协从六届380多名委员中选择8位委员开展委员提案背后的故事宣传,民盟4人入选占半壁江山。

专题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盟市委承接中共清远市委“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调研课题,撰写了“清远市应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成长”等调研报告。2018年度参政议政专题调研课题“弘扬乡村优秀文化价值,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组赴惠州市和清远各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已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并收到市发改局等9个相关单位反馈意见。2017年清远市政协召开第二次界别协商会,由民盟界别开展协商,盟市委提出“清远要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现森林生态价值最大化”,建议争取将清远民族地区县(市)纳入我省林业碳普惠制试点,实现林业碳普惠与碳交易市场对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化,为山区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精准扶贫进行创新探索。

省市协同,服务广东经济社会。2017年与民盟佛山市委共同完成省民盟立项课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任务,共同完成调研报告。2018年围绕中共广东省十二届四次全会议提出的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申报承担民盟广东省委2018年立项课题“加快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盟市委还多次参与民盟广东省委调研,共同完成“我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实施的适应性”、“加强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清远'清福文化'建设步伐”等课题的调研与报告撰写,实现成果共享。

二、助力民生做实事,社会服务开创新局面

探索办学新形式,扶贫助学增亮点。民盟清远市委多年来立足智力扶贫,与扶贫办、劳动局等单位联合办班、引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扶贫项目办公室建立远程教学站,为清远农村脱贫奔康培养了大量人才。2008年启动“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以来,通过上公开课、“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班、安排吉林省白山市6名农村教师到清远跟岗培训、抽调名师赴白山市讲示范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素质,资助贫困学生、设立奖教奖学基金服务山区师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精品艺术进校园、“同心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已形成固定品牌,连续举办了四年的考前心理辅导讲座令清新区近万名高考生受益。2013年盟市委争取盟中央和省民盟对清远山区小学支持,通过“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投入150万元,帮助连南自治县和英德市三间山区小学新扩建教学楼、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解决学校燃眉之急,并捐赠180套《几何王》教学软件。1985年清远民盟创办光明实验中学,是全国第一批民办学校之一,缓解了城区学位严重不足的状况,被群众戏称为“走投无路,投奔光明”。光明实验中学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困”、以扶贫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共招收十三届扶贫生960人,成为清远市多党合作和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荣获“2004年度广东省优秀民间组织”、“广东省希望工程学校办学成果奖”。后期因师资欠缺、生源不足,委托英德华粤教育集团管理并投资400多万元进行改造,使这所艰难生存的扶贫学校,逐步向高质量的品牌学校转变。

聚焦“三农”,扶贫攻坚。2005-2007年民盟市委机关选送三批干部下基层驻清城区源潭镇黄茅村,帮助群众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兴建肉鸡养殖场使村集体两年纯收入增加近10万元,并带动15户农民养殖肉鸡致富,筹集40多万元帮助建起村委办公楼,盟市委连续三年荣获清远市“十百千万”下基层驻农村先进驻村工作组。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盟市委作为牵头单位帮扶英德市沙口镇红峰村,利用各项资金471.4万元修建村道和机耕路、两面光水田灌溉渠,新建卫生站、老人活动中心、休闲广场,通过入股水电站每年为村委增加收入7.5万元;低收入住房改造22户,成立红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投入43.3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养鸡项目,帮助53户贫困户脱贫。2016年起盟市委和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帮扶省定重点贫困村清新区丁坑村,兴建引水工程,投入5万元帮助贫困户建房、解决村委办公工作经费,联系协调市直支部及中山大学等民盟组织开展下基层活动,规划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送医送药下乡等,并投入“丁坑村智慧生态旅游”综合项目建设、发展桃源生态农业项目,以强带弱,脱贫奔康。此外,盟市委多年来坚持联系农业专家开展鱼虾越冬养殖与用药技术讲座、砂糖桔种植培训等,帮助农户提高种养收入。

牵线搭桥,招商引资。2003年盟市委引进嘉博制药落户清远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值1.5亿元;2004年盟市委促成佛山科技学院与清城区科技局共建“清城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与“仙湖白鸭配套产业基础及推广”两个项目的合作意向并在省第三届“山洽会”上签约;2005年促成华南理工大学与源潭镇签约合作共同打造陶瓷专业镇。2018年盟市委参与民盟中央“东部十省区民盟帮扶毕节”活动,引入清远英聚服装公司在毕节投资5亿元服装生产项目。

三、深度参与“助力清远”活动,推动清远各项事业发展

2014年4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关于省各民主党派“助力粤东西北·共建幸福广东”的文件精神,民盟广东省委与中共清远市委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清远市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民盟清远市委在组织协调、项目制定、受助单位遴选、资金筹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配合并参与盟省委就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战略、加快清远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清远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和座谈;协助深圳、东莞等盟组织联合有关企业捐赠医疗设备给乡村卫生院总价值达910万元,确定清新区三坑卫生院等三间卫生院为对口帮扶卫生院,近40批次医疗专家到清远义诊、查房、授课;协调广州15所优质中学与清远23所中学结对建立教育帮扶关系,捐赠北京四中网校近700万元优质教育资源;在佛冈、连南等地培训中小学校长、班主任、英语教师2200多人,争取中山爱兰基金会等资助143名贫困学生金额达69万元,捐建“小蜜蜂”图书馆3间,向连南民族中学捐赠干衣机、向石角新民小学、白湾中学等四所农村学校学生捐赠书籍、书包、文具等;促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与清远市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形式,安排潮州、深圳等数批企业家到清远考察投资环境。“助力清远”活动为推动清远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