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康湾区的目标和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大湾区人口迅速增加,人流物流交往日益频繁,给区域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深圳市委主委,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建议,要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
吴以环介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有7000多万人口,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是全国口岸最多的区域;香港、澳门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大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当下全球新旧传染病交织,新发传染病防治难度增大。加之三地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不同,在疫情信息共享、卫生应急响应、病人救治等方面仍然存在疫情监测标准、通报制度、病人救治转诊、医疗费用支付等衔接不畅的问题。
她认为,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湾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内在要求。
吴以环围绕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建议。一是建议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三地联合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防控条例》,以法律保障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二是三地共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防控体系。三是建议发挥深圳在传染病防治、深港公共卫生合作、基因测序、大数据等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在深圳建设传染病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深化粤港澳公共卫生合作。
此外,吴以环还将目光聚集到湾区医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她注意到,目前港澳地区上市药品难以快速在内地同步上市,内地上市的药品也难以同步在港澳应用,阻碍了湾区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她认为,优化和简化港澳药物审批程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港澳尤其是香港研发药物转化的重要基地,是湾区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她建议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和产业互补优势,在湾区内探索设立国家级药物认证检测机构,为生物医药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配套设施,为构建医药产业发展协同体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