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我终于有机会前往武汉参加“抗疫”,3月31日回到广州,总共到过8家医院。在雷神山医院工作期间,我有机会走访了雷神山医院的大部分病区,亲身体会雷神山医院的特殊,不仅惊叹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更深刻地体会到雷神山医院是最安全的医院。
一、硬件设施一流,医务人员安心
在湖北抗疫早期,有3千多医务人员感染,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医院没有用于传染性疾病收治的规范化的传染病房。雷神山医院建设时间短,从规划到建成投入使用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建设工程量大,建筑面积达7.99万平方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如此庞大的建设任务中,在我进入雷神山医院前,最担心的这是否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工程,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吗?这种担心在进入病区查房结束后,就已经完全放下心来。可以说,雷神山在减少医务人员感染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在硬件设施有规范“三区两通道”,并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有严格的换气次数及送、排风量控制,在“三区”之间形成5-10pa压力梯度,缓冲换洗功能更齐备;医护通道和病患通道严格分离,所有病房均为负压病房,单独设置新风系统,这种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设计让医务人员的感染几率降到了最小。
二、病患维生系统更有保障,患者放心
光能保障医务人员还不够,患者的保护也非常重要。在每个病区供氧设施、负压吸引等医疗气体均按照“一用两备”的原则进行配置,正负压风机均“一用一备”,供电系统按照“两路市电互为备用”原则,并设置有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三电源,针对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均配备了应急供电时间30分钟的UPS电源,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诊疗环境。
三、高水平信息化,让医务人员能更好地照料患者
雷神山医院的信息化程度高,医院利用5G及云平台技术,布置有5大类17个信息化系统,如医护对讲、视频监控、综合布线、网络与WIFI,以及HIS(医院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管理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VR/AR远程医疗系统、APP在线互动平台等,医护人员或患者在病房与医生、护士办公室可以随时交流,医务人员可以随时启动远程会诊系统,以全国专家的智慧为疑难病例找到诊治会诊为医院的快速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3月2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王行环院长在举行的首批医务人员撤离仪式上报告了雷神山医院的收治情况,收治了2千多例患者,医务人员零感染。
(作者系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丁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