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枢纽、打造首店经济新高地、加强数字乡村建设……1月17日,民盟广东省委会召开2024年两会媒体见面会。省政协常委、民盟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程昆在会上介绍,2023年,民盟广东省委会向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大会发言7篇、提案26件。其中,共有4件集体提案、1件盟员政协委员个人提案被省政协评为2023年优秀提案。2024年,民盟广东省委会将向省政协大会提交大会发言12篇、提案30件,主要从助力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和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做好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紧扣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枢纽和首店经济新高地
广州北部具有“空铁陆水”四网融合的独特优势,如何发挥这一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枢纽,激活开放动力,引领大湾区北部发展?在此背景下,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竞标争先 比学赶超 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枢纽》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以期助力突破粤港澳大湾区“南强北弱”发展困境,推动广东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该发言被省政协选为大会的口头发言。
发展首店经济,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发展首店经济,《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的整体发展,以及科技产业的带动,广东迎来首店大批落地。然而,与先进省市相比,目前广东省在首店经济发展上还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为此,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大会书面发言和提案《打造首店经济新高地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以期通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形成消费带动就业、税收和投资增长的发展新模式,激活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消费活力。
在促进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上,提交《关于加强粤港澳中小学教育交流 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互通共融的建议》提案。
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为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献计出力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民盟广东省委会围绕省委这一工作部署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并提交了《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奏响向海图强新乐章》《关于推进广东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的建议》《做好广州绿色金融大文章 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更强有力支撑》《盘活闲置、低效运转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案。
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提交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以新材料产业抢占新型工业化战略高地 助推广东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关于推动广东智能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深化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贯通培养 赋能制造业当家》等提案。其中以上部分提案也将作为大会书面发言印发。
聚焦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出谋划策
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上,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进一步优化双向“飞地经济” 破解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关于加强数字乡村建设 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破解尾水治理难题 促进广东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建议》《关于在我省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建议》《关于深化广东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建议》等提案。
文化教育科技是民盟的重点界别,也是民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主阵地。今年,民盟广东省委会就推进我省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发展提交了7件相关大会发言和提案。具体包括,《关于推动我省会展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加快推进我省文化遗产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 促进品牌消费和文化传承》《治理小学升初中择校乱象 推动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构建我省算力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平台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关于加快我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建议》。
“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是民盟的优良传统,民盟广东省委会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今年提出了3件提案:《打造“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模式 推动普惠中医健康服务全面落地》,从加强“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中医药资源技术共享、加速人才联动培养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关于强化我省孤寡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建议》,建议加快制订针对孤寡失能老人“医养结合”的专项规划和行业规范,完善医保支持政策,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效;《优化辅助生殖支持政策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针对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存在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费用昂贵和女性“冻卵”限制苛刻的问题,为加快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出谋划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