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聚焦2023两会 > 广东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林炜东委员: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聚焦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的提案

时间 : 2023/01/17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案由:

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意义重大,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确立制造业差异化定位,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定位聚焦、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二是符合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3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三是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推进制造业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特色在县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汇聚产业资源,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做强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卡位”“补位”,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助力区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能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小、散、弱的先天劣势,更好的实现供需有效对接、资源要素整合、管理服务提升,推进惠企政策宣贯落地,促进各种产业资源的快速流动。

但当前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极为不充分,突出表现在粤东西北地区。据了解,2022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和创新百强县(市),我省粤东西北地区的县(市)无一入围,珠三角地区仅惠州市博罗县、肇庆市鹤山市等县(市)入围,这与我省制造业强省地位极为不相符。我省县域工业“集而不群”的问题较为突出,内部协同能力严重不足,县域集群内企业主体“小、散、弱”的局面未得到充分改变,缺少顶层规划和比较优势,不注重培育特色产业等问题。

我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聚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是统筹推进特色集群培育。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县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布局,与我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现“卡位互补”“细致分工”,精准定位县域特色集群主导产业,盲目发展和趋同现象。制定县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继续大力实施省内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共同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加强。

二是系统开展监测管理。建立健全县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统计监测工作机制,建立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做好对已认定集群的信息数据分析与汇报,做到集群认定工作“有质有量,有进有出”。

三是持续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不断提升集群产业竞争力。继续执行和完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各级政策和资金要精准发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对中小企业惠企政策宣贯和落实情况督查,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列入政府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及时开展优秀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典型实践案例和优秀集群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标杆榜样,营造争先创优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