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李丽娟一度很忐忑,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但很快,她坚定了想法:从专业特色出发,以自身工作阅历和对所处行业的了解,聚焦广东的建设发展努力提出高质量建议。今年,她准备的提案,都和工作及管理经历相关,即如何更好助力科技型人才的培养。
从自身专业出发 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建议
李丽娟有过两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这对她即将前往北京参政议政助力颇多。“刚当省政协委员时,不太敢发表看法,后来发现做足准备,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会得到相关部门关注和回应,并促进问题解决。”李丽娟介绍,十年省政协委员期间,她有多个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
所以,即便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也有过“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的担忧,李丽娟很快明确自己的提案方向。“如果是平平淡淡的建议看法,大家都能概括出来,我们必须聚焦广东的建设发展,提有建设性意见的高质量提案。”
李丽娟长期在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刚卸任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及业界人才需求有深入了解,她的提案都是聚焦这在几个方面。“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自己的工作阅历和对行业的了解,来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人才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她说。
建议支持广东建设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高校如何更好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是李丽娟今年重点关注的话题。“国家核心竞争力要靠基础研究,基础学科人才是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主力军,高校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广东,基础学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支撑力度不足。”李丽娟说。
她分析道,当前广东高校存在“基础学科布点不足、学科发展不均衡”“层次结构不合理、硕博培养待加强”“人才评价导向不利、基础教育底子薄”等问题。李丽娟举例,广东省高校及其专业以应用型为主,基础学科发展土壤较为贫瘠,高校短周期、实用性、功利化评价导向突出,对基础学科专业发展不利。此外,广东基础学科科研平台不足、层次不高,也限制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发展。加之部分地方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滞后,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须久久为功,方能见效。”
由此,李丽娟提出建议,希望教育部试点支持广东开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包括支持广东建设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广东建设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支持广东建设量子科学中心等,并给予一定的项目、政策、资金支持,为广东基础学科快速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
同时,她建议教育部试点以专项计划形式支持广东高校基础学科及相关学科一次性申报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逐年提高广东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指标。同时,建议提高广东高校的研究生推免指标,特别是加大各高校基础学科推免指标的支持力度。
支持广东高校和企业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备受关注,李丽娟今年也计划提出相关建议。她指出,工信部公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以来面临着人才短缺、产学脱节等问题,广东省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第一大省,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她进一步介绍,广东制造业发达,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拥有一大批网络科技公司和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但软件自主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大型工业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软件高度依赖进口。而广东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也未能跟得上市场要求,教育部公布的首批35家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广东高校无一上榜,这与广东产业发展和软件需求不匹配。
针对集成电路人才紧缺问题,李丽娟建议教育部大力支持广东高水平大学开展集成电路学院建设,其中包括加快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开展集成电路人才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等措施。
同时,她建议教育部支持广东高校和企业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中心,并配套建设集成电路大型公共综合实验平台,供全国高校共享使用。“另外,建议有一定经费支持,给予合作企业以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倾斜。”李丽娟说。
(来源:《南方都市报,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实习生李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