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潮学奖”评奖工作日前降下帷幕。汕头民盟有四位盟员在本次评选中获得了表彰。其中蔡启贤获得二等奖,王伟深与陈卓坤合著的《潮汕民间礼仪》、陈卓坤与黄挺(韩师教授)等人合著的另一作品《中国名村·广东前美村》以及鄞镇凯《潮汕文化一家言》获三等奖。
“潮学奖”是潮汕地区民间历史文化学术团体的最高奖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4年设立,其主旨是通过奖励在潮学征集、研究和传播中有突出贡献者,鼓励更多的潮学研究爱好者投身这项工作,推动潮汕文化研究,弘扬潮人优良传统,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和潮汕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六届“潮学奖”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潮汕地区广大潮学工作者、上海等外地的潮人联谊会纷纷积极踊跃地报送作品,共收到作品和申报奖项83件。经评委会认真参阅、多方吸呐意见、严格把关,最终评选出34个奖项,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8个。
已故老盟员蔡启贤先生是潮汕地区的著名学者,年轻时是我国著名学者詹安泰的学生。1946年,潮汕成立修志委员会,饶宗颐教授任总纂,蔡启贤被聘为秘书。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奋,被称“潮汕文化活字典”,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有很大贡献。虽已到耄耋之年,仍勤奋研读、笔耕不辍,直至作古。本次蔡启贤先生因捐书1415册支持潮学事业而被授予潮学奖二等奖。
民盟汕头市委副主委王伟深和陈卓坤合著的《潮汕民间礼仪》一书,阐述潮人的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丧葬礼、交际礼等人生礼俗,融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该书2006年由香港公元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并被列入由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作序的《潮汕文库》,作为潮汕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曾荣获当年度的汕头文艺奖作品奖二等奖(由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颁发)。
陈卓坤与人合作的另一著作《中国名村·广东前美村》,依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用散文的风格进行叙述,把前美村史、地理风貌、风水传说、民俗文化、民居建筑、人物传奇故事穿插在一起,活态地展现了前美村古村落的风貌。该书2012年由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示范卷”,今年荣获汕头文艺奖精品奖。
鄞镇凯是汕头的资深报人、潮汕文化研究者,他长年从事民间文艺创作和研究,在潮学、民间故事、潮汕歌谣、灯谜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潮汕文化一家言》为《汕头民间文艺丛书》其中一册,分为直说无“防”、一文一议、招牌文化、市井之见、潮迷杂俎、文化调查、琐事琐语、补白几部分,收录了“与时俱进改造民俗活动”、“求精品不能浮躁”、“招牌上的文化”等文章,为潮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民盟汕头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