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秉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盟员大多为中医药专家的优势,组织义诊咨询活动,送医送药到基层,举办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与调养更是中医药学的强项。为了将中医药学在养生与康复保健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卢传坚教授率领其研究和写作团队,主编了两本养生著作----《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和《慢性病养生指导》,于今年4月和9月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1.《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卫生健康的“战略前移”和“重心下移”方针,是解决快速增长的人民健康需求与日益窘迫的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矛盾的关键。我国卫生工作重心从疾病诊治转移到健康维护、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期望通过有效的养生保健,降低疾病发生及其疾病负担,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也是实现卫生健康保健战略前移的重要手段。
当代名老中医在传承历代养生观点的基础上,以其亲身体验不断摸索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养生方法,在延年益寿的同时,为社会积累了有益的养生保健经验。名老中医们都已是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他们长寿健康是公众养生的最好楷模。名老中医作为一个群体,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他们精研典籍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自身是中医养生方法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对养生保健有着独特的个人经验和心得。当代名老中医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们的养生方法也更适合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更贴近大众,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国家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设立了“名老中医养生保健经验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研究”专项,该项目由卢传坚教授主持,以入选“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的名老中医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提倡或长期使用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他们独特的养生经验,并深入分析研究其养生理论,进而探求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方法。
该书作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对当代全国名老中医养生精粹进行总结而成书。本书的养生精粹来自养生经验丰富的60多名全国名老中医,其中包括2名两院院士、10名国医大师、11位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纳入研究的名老中医药专家,47位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纳入研究的名老中医药专家。
该书首次通过系统、规范的研究,全面收集整理当代名老中医养生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现当代名老中医对传统养生理论内涵的诠释、名老中医自身的养生实践以及指导群众的养生精粹,既反映名老中医专家群体所共同推崇的养生理念,又充分挖掘名老中医个体养生实践的特点。在目前众多的养生书籍中,本书具有名医群体权威、研究系统规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广应用意义大等优势。
该书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传统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源流等方面,对“自古名医多长寿”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诠释;第二章介绍名老中医养生的不传之秘,论述61位当代名老中医个人的养生实践和指导,分别简述老中医的生平和学术贡献、老中医个人的养生实践、老中医对临床养生的指导,包括生活起居、运动、饮食、药物等方面的养生实践和建议;第三章是当代名老中医养生观探秘,是作者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养生保健经验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研究”项目研究的系统总结;第四章在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名老中医共同推崇的养生观、汇粹名老中医自身的养生实践,提炼并诠释“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八法”。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老年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教授作序;邓铁涛、朱良春、李振华、张琪、张学文、陆广莘、周仲瑛、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十位国医大师专门为该书出版题词;著名书法家林镛为书名题字,卢传坚教授主编,2013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因受到公众的喜爱很快成为畅销书,已于2013年11月重印。
2.《慢性病养生指导》
2012年卫生部等15部委印发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慢性病病因复杂,病程绵长,往往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特别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关键。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除了依靠医院和医生外,更要靠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将健康和生命监管起来,努力做个明白的患者,这就需要学习些慢性病的防治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疾病发展、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争取带病长寿。与疾病的治疗相比,慢性病的预防更为重要。中医学强调“上工治未病”,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养生就是“治未病”理念最好的实践。
当代名老中医都是临床实践大家,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粹,指导慢性病养生保健的方法科学实用,富有成效。当代名老中医养生经验不仅有助于日常保健,同时也适合指导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为弘扬当代名老中医在慢性病的诊治和养生保健经验,以指导慢性病患者的自身康复,课题组规划编写了《慢性病养生指导》一书。
本书共收录49个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反复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血脂异常、中风后遗症、偏头痛、眩晕症、痴呆、肺癌、肝癌、胃癌、早泄和阳痿、慢性前列腺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癌、乳腺增生病、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营养不良、小儿脑性瘫痪、老年性白内障、视频终端综合症、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窦炎、痤疮、脱发病、黄褐斑与雀斑、抑郁症、焦虑症。每一疾病即成一章,每一章根据疾病的不同分为四节。第一节介绍该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疾病概念、临床如何诊断、发病情况及危害;第二节介绍该病的养生保健方法,包括情志养生、饮食调养、药物调养、起居调养、运动养生等内容;第三节和第四节介绍该病的临床用药或养生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常见临床问题。
本书所收录的疾病均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不能痊愈,需要终生维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平时的养生保健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控制疾病发展,更可以提高生存质量。本书将为身患慢性病的患者健康维护做出贡献。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作序,卢传坚教授和丁邦晗教授共同主编,于2013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慢性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和《慢性病养生指导》两本养生专著的出版,使公众养生治未病及慢性病的调养有了专业科学的指导方案,为促进公众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
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