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领头人——记茂名好人·盟员陈智聪的事迹

时间 : 2012/09/04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领头人

——记茂名好人·盟员陈智聪的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

近来年,在茂名的大街小巷,出现许许多多的红马褂、黄马褂,他们在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助学、社区服务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中走在时代的前沿,成为茂名大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陈智聪就是这些志愿者队伍中的一位优秀领头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者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

陈智聪是茂名市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科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从小就有雷锋情结,在求学的每一个阶段,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小学,中学、大学,担任学生干部、团干部的他,也常常组织同学参与“学雷锋活动”。工作之后,他加入了茂名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2010年,他成为茂名青年志愿者协会暖心服务总队队长。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获得“茂名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在全市10万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广州亚运赛事志愿者成员,志愿服务期间得到广州亚组委嘉许并颁发“广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荣誉奖章”。在2011年获得广东省“五星志愿者”称号。

他的座右铭是:快乐,是人生中最为美丽的彩虹。快乐使人幸福,得到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他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

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

2010年,我市发生“9•21”特大洪水灾害。这是我市所有志愿者都无法忘怀的一幕,陈智聪和全市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在茂名街头走街串巷为灾区人民募集善款。

灾后第三天,灾区道路刚好恢复通车,陈智聪和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一卡车的矿泉水和食物等救灾物资送往重灾区马贵镇。为了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国庆期间,陈智聪和单位的同事一起放弃假日休息,深入马贵镇帮助清理镇区街道的淤泥。他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去指挥机械铲泥、搬运工作,为了赶时间,机械通宵工作,人也不能休息,实行轮班制。没有房间、像样的床,只有一块厚纸皮,在蚊子肆虐的环境下,陈智聪迷迷糊糊休息了2个小时又开工了。在灾区,看到小朋友课外书在洪灾中被水冲走,陈智聪募集了一大批书籍送到马贵镇的冻水河小学,还捐建了一个爱心图书屋,为小朋友送去精神粮食。那时的周末、节假日,除了上班时间,陈智聪大部分时间都在灾区,马贵回来后又踏上去大坡镇(重灾区之一)的路上。10月6日,带领10多名志愿者深入大坡镇贺口村委会帮助一农户清理淤泥,从早上一直清到傍晚。

在后方,陈智聪还组织志愿者上街现场为“9.21”灾区募捐的活动。走在大街上,他和志愿者们捧着捐款箱走了五个多小时,穿过几条繁华的大街,直至活动结束。

竭尽所能扶贫、济困、助学

参加志愿服务以来,陈智聪带领暖心服务总队队员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同样是在贫困家庭中长大的他,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总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一把。

2011年8月底的一个晚上,新学年即将开学。陈智聪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边是一个充满沧桑声音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哽咽着向他求助:“陈队,帮帮我的小孩吧!”从电话中得知,这位中年男子的儿子小肖以679分的好成绩考取了茂名市一中,却可能因家贫的原因面临失学。之后,陈智聪和其他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来到肖家了解情况,原来小肖的母亲在几年前得了尿毒症,每月要到医院进行透析,早两年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现在眼看开学将临,学费、生活费还没有着落…… 

看到肖家墙上贴满了奖状,想起自己求学的不易,陈智聪和其他志愿者决定帮助这个贫困家庭。随后陈智聪在网络发起“助学—不让品学兼优的同学失学”的帖子,号召社会热心人士都来关爱这个面临失学的同学。他第一个捐了500元,在他的号召下,很多网友、志愿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50、100……,有个爱心组织送来1000元助学基金、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小老板说负责小肖同学的部分生活费…….在众人的帮助下,小肖顺利地踏进了一中。在爱心人士成功资助小肖同学入学这个案例中,陈智聪深受启发,他所率领的茂名志愿者暖心服务总队准备以“救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为主题,作为长期的助学项目,号召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样的面临失学的孩子。

从接到求助到找到爱心人士直到帮助成功,他和志愿者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当接到求助信息时,第一步要到求助者家里核实真实性,然后大家出谋划策拟出方案,联系媒体或者通过网络、手机等把求助者的情况向社会公布,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热心人士捐款,还有接受捐款捐物登记等等,然后才可以把募捐的款物送到求助人手中。这些事情做起来重复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当看到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能予人帮助时,陈智聪和他的队员们感到无比的快乐。

     2011年6月,坡心镇的一个农民李生在网络向陈智聪求助。李生说,由于他的三胞胎早产,身体极度虚弱,其中一个还有心脏病,正在市中医院抢救,倾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巨额医药费,无奈之下,求助于他。他马上去核实他的实际情况,运用网络的力量(本地网站、施乐会网站),向社会募集“三胞胎”爱心救助款。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努力下,部分款项逐渐落实,中医院也为其减免部分费用。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小李一家才可以度过这个难关。

“衣加衣”温暖你我  宣传茂名

2011年11月,腾讯微博发起的微公益项目“‘衣加衣’温暖行动”,旨在收集闲置棉衣、棉鞋、棉裤、学习用品、书包,募集后捐向祖国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儿童。富有爱心、热衷志愿服务的陈智聪和其他志愿者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捐赠衣服,而是组织更多的人奉献爱心。他们快速反应,在网上申请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收衣点,并在网上号召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活动。这个行动得到茂名市乃至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支持。茂名的爱心人士捐衣服来了,广州的爱心人士捐衣服来了,远在湖南、山东的爱心人士也千里迢迢地把衣服寄过来了,这是他们对在茂名发出的爱的呼唤的回应。当爱心衣物源源不绝地从祖国四面八方寄到茂名这个小城市,大家都认识了“茂

名”!最远的爱心人士来自山东省,他寄来了厚厚的毛衣。一个从广州寄来的包裹,除了衣服外,里面还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几行娟秀的钢笔字:“我保证,我们捐赠的衣服虽然旧,但一定是干净的,因为爱心是纯净的。”

在那段时间里。陈智聪带领暖心服务总队的志愿者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时间,在收衣点进行分类、整理、打包工作……有时下雨、气温骤降,也坚持着。在近2个多月、约70多个晚上,夜夜如是,别人在K歌、打牌的时间,他和志愿者们却在加班加点干到凌晨0点,有时感觉真的好累。但一想到临近年末,西部地区很快就大雪封山、温度在零下30-40度,那些贫困的同胞可能在冰冻中艰难度过的情景,多累多辛苦也是值得的。累计到2012年春节前,茂名收衣点收到的衣物已经接近10万件,并在春节前寄送到四川、云南等山区,按照平均每人3件来发放,共有30000多人受益。

活动引起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关注,2011年12月20日,《茂名日报》以《茂名:广东第一个收衣点涌动爱的暖流》为题对活动予以报道,稿件见报时配以图片以及记者手记《八千件衣服的温暖》。这些稿件都上了腾讯的网站,而且爱心活动在《南方日报》都有刊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茂名,提高了茂名在外界的知名度。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让生活充满阳光

陈智聪定期组织志愿者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社区空巢老人、福利院的孩子、失依儿童,为他们打扫卫生、谈谈心、做做饭,还带去生活用品等物资,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如镇盛敬老院、金塘敬老院、星光养老院、市福利院、特殊学校等等都有他们的足迹。

在2012年,更是将关爱“失依儿童”作为长期的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他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些“特殊群体”(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经常买了书包、本和笔等学习、生活用品去看望这些孩子,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家庭为社会作贡献。例如,镇盛镇大坡镇孤儿吴寿八(父亲去世,母亲失踪,无依无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一直在帮扶中,今年已经初三毕业了。

一直以来, 他始终秉承“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自愿为社会福利事业、公益事业做贡献,积极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在毫不相识的高危病人求助、血库告急的情况下,曾多次无偿献血。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他有“晕血症”---“见血就晕”,有知道的人劝他不要去,但他却坚持。为了防止晕厥,他每次献血都是要求“睡姿”(平躺)去献血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喜欢帮助别人,当他看到在自己的协助下,别人很顺利地度过困难的时候,他就会从心地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平凡的生活充满七彩的阳光!(民盟茂名市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