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记
李玉杰
18:00 阴天,有雨
“随时准备出发……”
已经确认参加广东省赴青海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人员接到了这样的安排,此时距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只有10小时。
在此之前,中山一院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领导部署、部门跟进、人员选派……,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在广东省卫生厅正式下达任务之时,我院已经做好充分的行政、专业、人员和物资准备。
“海拔
感谢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为此做出的充分准备:13箱物资,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压缩饼干、罐头、巧克力、牛肉干、榨菜等)……此外准备了10箱饮用水。给个人准备的物品有:
个人准备:一次性内衣,多套换洗衣服,毛衣,羽绒服,防寒外套,个人卫生用品,改换使用电池的电器,所有电池充满……
21:00 小雨
“请准备明天8时起飞,具体安排为……”,卫生厅医政处的通知,开始了飞赴地震灾区的倒计时。
(补记于
4:30 起床
其实彻夜难眠,只是想着保存体力和充分睡眠,迎接挑战,强迫自己躺在床上,不要去想但思绪一直在飞……,最后确认个人物品。
5:20小雨
夜色中,赶赴车房,医院领导已到,接受物品,上车。
6:15 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特别柜台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院领导忙前忙后,将行李送上特殊通道。
6:40 卫生厅领导进行动员,负责带队的医政处冯处长和队员见面并作简要安排。
7:00 省政府雷省长发表动员讲话,和队员一一握手送别。
7:15 经过特别通道,登机。院领导一直送到安检门口,谆谆嘱托:确保安全,努力工作,不辱使命。
8:10 起飞,目标:西宁!
8:10-12:10 机上
除必须活动外,队员都在休息。起飞后和经停长沙再起飞后配给的早餐和午餐,都被吃完,相望的目光,透露出这样的想法:何时再能吃到热饭?
承担飞行任务的深圳航空公司,为表达对全体医疗队员的崇高敬意,特别为我们表演了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同机的还有广东卫视和湖南卫视赴灾区采访组,他们抓紧时间,进行采访,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
12:10晴,地面温度3度
到达西宁机场,
队伍中的一个姑娘已经体验到高度带来的痛苦:面色苍白,呕吐……队员们在自己出现轻重不等的高原反应的情况下,尽量给以安慰,在担心她能否战胜高原反应的同时,更在思考:未来的日子,更高的海拔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困难?
12:50 到达大厅
领取行李。未知下一步安排,焦急的等待。已经了解:西宁到玉树800多公里,汽车需15小时以上!
非常时期,众志成城。机场咖啡吧免费为大家提供热水,在难耐而显得漫长的等待中,我们装满了所有的容器,迎接不可知的下一步。
13:40登车
根据卫生部和青海省卫生厅的要求,广东医疗队暂时停留西宁,等候安排。
14:30 招待所
到达驻地,放置行李后,休息!
16:00 医院
根据省委和省政府安排,有关专家到几大医院(青海大学附院、省医、省妇儿医院、藏医院等)现场评估地震伤员的分类、病情、医疗力量配备等,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救治提供参考意见。
21:00
医院和科室领导、同事的电话和短信,带来了深切的关怀和热情的问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通过媒体知道消息的朋友们的电话和短信,让我们感受到关心和体贴,享受到人间真情。
22:00 听闻有现场救援队伍中40余人因急性肺水肿而紧急下撤,心,揪住!
23:00 难眠,总是在快要睡着时憋醒……
(
0:00 紧急会议
广东省医疗队在驻地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卫生部和青海省卫生厅的情况通报:玉树的重伤员已经开始向条件较好的外地医院转运,部分空运至成都,其他正陆续经空运和陆路转来西宁,第一批伤员已经到达;同时,外来人员难以适应现场恶劣环境易出意外。因此,医疗的重点已转移到在西宁对重伤员的救治,卫生部和青海省卫生厅决定,广东医疗队目前在西宁大医院救治重伤员。随后,全队依据专业分为3个组:分别是青海大学附院、省人民医院和省妇女儿童医院,我们被安排在青海大学附院,具体工作地点等早上到医院后再安排。
1:00 休息
9:00 到医院门口,眼前的景象给了我强烈震撼。尽管昨夜也曾见到寒风中列队等候的医护人员,512汶川地震时也曾在医院迎候过来自四川的伤员,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横幅下的那群倍感亲切的白大褂,让我再次热泪盈眶。
白色,玉树五彩的一色,闪耀在玉树、西宁、成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又一次做出了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注:红色—红心,黄色—消防警察,蓝色—救灾帐篷,绿色—解放军战士)。
9:30 EICU
根据安排,我到急救中心的重症监护室工作(EICU,全院性ICU,是救治重伤员的重要阵地)。
积极适应工作环境,熟悉病人和相关情况,投入工作。
熟悉地震伤员的诊断与处理(1,3,5,6,9,10床等);参与查房、病例讨论、会诊。
6床,复苏后综合征,和有关人员探讨了复苏的概念、方法,脑保护和亚低温、高压氧以及药物等治疗方法。
每一个伤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0床小姑娘才仁永忠(音译)的经历具有代表性:被埋、遇救、转运、救治、关怀……了解她的过去,更珍惜她的现在,EICU全体人员密切观察、精心护理、认真救治……她的病情正在逐步改善。真可谓: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小家有难大家有爱!(有关报道见
18:30 卫生厅
卫生部医政司临时召开会议,安排对收治伤员医院进行核查,主要是病员数、诊断、分类、病情分级、已做处理和后续治疗,并要求一定在当晚完成。
我临时负责一个小组,是到收治伤员最多的医院——省人民医院(237名伤员)。当晚8点多到达医院后,有关专家分别到收治科室进行核查,在院长、医务处长、有关科主
上午,传达了卫生部的情况通报和要求,一定不要让千辛万苦转运下来的伤员再出意外!全体医务人员明白其含义,感受到压力。
昨天夜里下雨了,还不小,是来到西宁后见到的第一场雨。上班时发现,由于准备到现场,只带了雨衣而没有雨伞,好在门口即可打车,没耽误上班。
询问科室的人,得知是西宁今年第一场雨,我想这是老天的眼泪—为死难同胞而流!
上午,医院传达有关安排,对每一个地震伤员进行院内会诊,确认诊断和后续处理方案。
中午,召开会议,卫生部成立4个专家组,分别是重症、分检、质控和护理,全面指导伤员救治工作。我是检伤转运组成员,负责重症分类、评估、分流,转运车辆设备人员准入,重症病人转运、住院情况追踪等。4点多开始巡查医院,到8点多去了4家医院(民营仁济医院,西钢/市三医院,市二和市一医院),共看了超过50名患者,筛选出高危者5人,其中1人21日已转专科医院。
下午,接到民盟广东省李竟先专职副主委的慰问电话,感谢领导的关心和问候,一定努力做好工作。
晨起,发现大地一片洁白(当地人说是此季节少见的大雪)。十时,九州同悲,举国志哀……
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
今天,卫生部专家组集中后,安排工作:全面查看重症伤员,评估医疗需求情况。随后,在复兴医院席院长带领下,我们于9:00来到了青海省人民医院,同行的有协和医院的杜彬教授和同仁医院的许媛教授。分别查看了ICU和EICU的伤员,并就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处理进行了讨论;曾经见过的那名因肺水肿自玉树撤离的兰州特警病情改善,已经自单间转到大间。
以下是大致行程 10:00省五院,11:00省中医院,12:00省红会,13:00市二院,14:00市一院,15:00妇儿医院,16:00青大附院。
其间11点多时,转往格尔木市的一名伤员因肺水肿、急性肾衰需转往西宁,但无法评估和控制途中风险,据说全市没有一台血气分析仪,经商量后,
我们全天共巡查了约80名伤员,发现新的或潜在危险者10余人,部分转往定点医院,部分严密观察、处理。专家组认为,必须加强地震伤员并发症的防治,重点是继发感染、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挤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MODS等,并制订了相关措施。
繁忙的一天,充实的一天。
今天,根据卫生部的安排,为减轻西宁医院的压力,部分收治的伤员将用专列转往兰州和西安,具体为市级医院转往兰州(4家医院),省级医院转往西安(3家医院),有关医院昨夜已列出拟转伤员名单,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评估此类伤员的情况,重点是途中风险性评价,要求确保转运途中不能出问题(专家需签字以示负责)。
又是跟着救护车满城跑,其中几家医院我已是第3次来了。尽管政府安排不错,但仍然有小部分伤员未能转运,其中极小部分为我们筛查出的不适合转运的病人,其他则是因为无法预料的原因:藏民故土难离,担心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活佛打卦认为不能外出、应该另外日子外出或要去另外的地方。
继续在各医院巡查。
其中,27日经医院领导批准,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了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
回到广州。
李玉杰:民盟中山大学北校区总支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