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镇起步的“英德通”
——记省政协文史先进工作者、盟员林超富
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上,英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民盟英德市基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政协英德市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林超富被评为省政协文史先进工作者。作为一个老盟员,他为了搞好英德盟的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他全心身投入到全国政协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工作。由于林超富总是主动把他主编的英德文史资料赠送给省民盟的资料室,看到一本本印刷精美的英德文史书籍,体现潜心研究乡土文史的丰硕成果。
从听故事到爱文史
林超富1963年2月出生在英德市横石塘镇仙桥村。1969年,中山大学在英德办“五•七”干校时,曾有几位教师临时借住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们之中,有位老师特别会讲故事。那个家庭6岁大的男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三国》、《水浒》……那些故事特别令他神往,这个男孩就是林超富。
1984年,林超富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教英德市英德中学。其间,1989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7年至今历次分别当选为民盟英德市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2000年12月取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
2001年8月,林超富调任英德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任英德市南山风景区主任、博物馆馆长。他利用在文化部门工作这个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文史挖掘、整理、研究工作,他走遍了英德的所有乡镇采,风,搜集、记录当地传唱的客家山歌和民间故事传说。他常常笑侃“人家炒股,我听古”,“人家炒股,我考古”。他观摩、背诵、整理、记录南山、观音岩、碧落洞摩崖石刻中的诗文。他翻查史志和实地访问,他收集了大量英德的文史资料和民间传说。成为英德远近闻名的“英德通”。
结合文史工作,作好议政发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文化大省”建设的提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林超富日益感觉到做好文史工作对推动英德旅游事业的发展,进而对推动英德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他利用自己是英德市政协常委的优势,结合文史工作,做好议政发言,争取党委、政府对文史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英德市政协会议上,他代表文史委在政协大会上分别作了题为《保护文物资源,提高文保意识》、《挖掘民俗文化,增创旅游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名人文化效应,提升英德文化品位》的发言,这些议政发言都得到了市领导和与会政协委员的好评。尤其是2006年大会的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言,出席会议的市委书记当即表态并随后批示,同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并由市财政拔出专款作启动工程。使英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文史资料专辑《英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约16万字)、《英石志》(约12万字),就是这项的成果。
调查文化资源,编写乡镇文史
担任文化局的副局长,要编写文史资料似乎会方便些,但实际上文史的编写、出版经费几乎没有。更难以开展文史文化资料的调研、收集和整理。要做好调查研究和文史资料的写作,实际的困难非常多。
林超富下乡开展文化工作时,发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乡镇都有宣传本地优秀以达到招商引资的意识和要求。“哪里有积极性,哪里就有自己开展文史工作的天地!”林超富选择了当时最积极要编写本镇文史的岩背镇、黎溪镇、横石塘镇开展合作,商定了编写出版各镇文史资及支付经费的办法,由此开始了他编写乡镇文史的工程。
几年来,他写出了《历史悠久,内涵丰蕴》(岩背镇)、《内容丰富,人杰地灵》(黎溪镇)、《石霞村村落文化资源调查》(石牯塘镇)、《长江坝村落文化资源调查》(沙口镇)、《连江口镇北江河段文化资源调查》(连江口镇)、《坛背围村落文化资源调查》(英城镇)等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编写了文史资料专辑:《神奇的岩背》(约12万字)《人杰地灵的黎溪》(约14万字)《三隅风情风貌》(约19万字)、《鹤子朝霞》(约12万字)。这些文史专集独具特色、图文并茂,得到了省、市文史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为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起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他的这项工程也首开了全省乡镇文史专集编写工作的先河。
潜心研究乡土文史,积极参加学术研讨
为使英德的乡土文史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同,林超富在收集英德乃至大小北江流域的文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撰写了不少有关英德文史的论文,在各种研讨会上宣读,扩大了英德的影响。
2005年9月,他在韶关、连州两地召开的“广东省纪念抗战60周年战时‘临时省会’研讨会”宣读的论文是《抗日战争时期莫雄在粤北的作用》;2005年10月在韶关召开的客家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客家文化与北江游廊的开发》己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收入论文集出版。2006年12月参加在台湾中央大学举办的“2006年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宣读的论文是《曹主娘娘与北江中游水系及珠三角部分地区庙宇文化研究》(1.8万字),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为北江水系区域文化的研究开了好头。2007年6月,又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民俗与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他的学术活动,实际上也提升了英德文化的品位。近年他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合作编写中国南方农村社会丛书《英德传统经济、宗教与社会》(约50万字),拟由中华书局出版,定于2008年底出版发行。
林超富特别重视对北江女神曹主娘娘的民间崇拜的研究,他认为在西江流域有龙母崇拜,在东南沿海有妈祖崇拜,那么在大小北江流域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民间崇拜,而北江女神曹主娘娘就是这个民间崇拜的偶像。在收集了大量民间资料的基础上,他编写的《北江女神曹主娘娘》一书,己被编入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定于2008年8月出版发行。
目前,他正负责编写《黄花峰林风情》、《历史文化名镇浛洸》两个乡镇文史专辑,定于今年年底出版。
林超富,一个有作为的文史工作者。衷心祝愿他在文史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曾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