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她的课程实现了立体化教学——记民盟暨南大学总支盟员张世君教授

时间 : 2008/12/15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她的课程实现了立体化教学

——记民盟暨南大学总支盟员张世君教授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表彰了33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民盟暨大总支盟员张世君获此殊荣。暨南大学中文系张世君教授1988年就入盟了,我在联系暨大总支时见到了她。50多岁的她,齐耳的短发,穿着绣缀了花边的短袖衬衣,带着副眼睛,给我的印象是十分精明能干,待人十分真诚,很好相处。当我得知她获得2008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后对她做了采访。

建立课程的立体化教学

张世君教授能够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当然与她的突出的教学成就分不开。从1982年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她从未脱离教学岗位,坚持教授本科生课程,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在师生中有很高威信。历年学生课堂教学评估分都在90分以上。多年来她无论在重庆的西南师范大学,还是在暨南大学,都得到许多教学奖项。

她担任了暨南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2005年她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的主持人,全身心投入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她立足于国际学术发展趋势,制定了既注意保持传统优势及特色,又锐意创新,视野开阔,新见迭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胆更新并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是她按照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把文字、图像、视频、声音融合一起,图文并茂,视频领先,形成外国文学史的视听化教学。在建设精品课程中,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发表了一批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编写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新教材和讲义,获得一系列的成果。2006年她主持的《外国文学史》网络课程获得暨南大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同年10月《外国文学史》获得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2007年《外国文学史》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三等奖,2008年2月《外国文学史》获得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一等奖。同时,2006年11月她主持的《红楼梦文化》获得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一等奖,2008年1月获得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一等奖。他们还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教改实践,尤其是该课程通过学生论文、学生演剧、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课堂展示交流、学生的教学评价,反馈教学成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 她在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独立出版外国文学史立体化教材,包括《外国文学史》(插图本65万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4月版)。实现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光盘)、教学网站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为外国文学史教学提供了优质服务和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她还亲自担任站长,主持建设了相关的网站。同行们称赞她的课程实现了立体化教学。

    张世君教授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的主持人,2006年也连续获得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2007年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8年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成绩

能够做出这样突出的成绩,当然跟张世君教授在教学上的勤奋努力分不开。但当我采访她,希望她讲一下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她时,这位1986年获得过重庆市总工会颁发的“重庆市女能人”的她,却说起了她自己的经历。

张世君教授是文化大革命中毕业的“老三届”初中67级学生,先后当过下乡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工人、干部。1982年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99年在职博士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93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3年8月至今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

张世君教授说,她天生是一个适合做教师的人,这不仅因为她喜欢表达,喜欢智慧幽默的脱口秀,还因为她具有20世纪50年代生的那代人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她是“知青”中的文化幸存者,侥幸浮出水面。她有责任像母亲那样去教她的同龄人和所有人的孩子,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做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才是做学问、出国、发财什么的。

她酷爱教学,把它看作一门容她自我创造,在三尺讲台塑造她的学生的艺术。这是一件充满生命激情,令她动力无限的事情。比较而言,在年过50岁的女教师中,她喜欢玩相机、玩DV、玩电脑,逛电脑城比逛百货公司更有兴趣。她常常庆幸自己抓住了现代科技的尾巴,使她能够与时俱进,亲自学习教育信息技术,亲自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亲自拍DV,亲自做非线性编辑剪辑视频段落。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用到教学中,玩转电脑,建设图文并茂,绘声绘影的视听外国文学史、视听外国电影史、视听《红楼梦》文化研究课程。但是,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她必须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考证详尽、准确,经得起长期教学实践的考验,这绝不是那些在电视台上信口开河的猜测能够比拟的。她做到了这一点,学生从中获益,她得到了比实际利益更高级的快乐。快乐无价。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因为文学可以拯救人们的灵魂。张世君教授说,她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染学生的生命,提高学生的生命,这是做教师的最大幸福。人要学会感恩和回报。她希望她所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她这里受益,这是她对社会的回报。她又希望学生将从她这里获得的回报给社会,这是她做教师的最大心愿和快乐。

    胡耀邦说:“郭沫若讲的‘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观点,是正确的!”张世君教授就是“爱好出勤奋,勤奋出成绩”的名师。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张世君教授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奖励。

                                     

(曾婉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