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时间 : 2007/05/29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记第六届“湛江市十大杰出青年”丁元林

 

 

 

他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教师育人、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一肩挑。

他可以给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上课,他搞的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和湛江市科技进步成果奖。他还是一个“官”,管理着一个精英团队,他就是被列入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丁元林,一位值得敬佩的典型学者、师者,高票入选第六届“湛江市十大杰出青年”。

丁元林的身上所肩负的职位可真不少: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湛江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卫生统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当记者问他这么多职务怎么忙得过来时,他笑了笑:“简单一句话就是勤奋再勤奋。白天干行政,晚上搞专业,2002年之后我就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

在学校,丁元林是一位人人称道的好老师。由于他课前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反复修改好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课后和学生个别交流,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以他的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全校学生都乐意听他的课,他近三年教学工作量累计高达400多学时。有一年一位研究生考试作弊被当场发现,他考虑到作弊的性质不太严重和学生的前途,只是提出了口头警告,并苦口婆心使得该同学彻底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还有一次一位研究生因为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被学校劝其退学,该同学到研究生处大吵大闹,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在几位同志找他谈话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丁元林利用晚上时间和他的母亲长谈了两个多小时,晓以利弊,使得该同学心服口服地退学。由于丁元林的师德兼备,他连续三年荣获“广东医学院优秀教师”的称号。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学杂志》、《中华外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五种刊物,可以说是我国医学期刊中的顶尖老大。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刊物只能仰视。可是丁元林不迷信、不盲目崇拜,他以追求真理的巨大勇气,历经三年时间,摸清了这五种杂志统计学缺陷状况,指出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论文发表后,武汉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不少高校都相继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中,试行他提出的改革措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让人们了解;二是通过广告宣传;三是主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举办学术讲座,教医生学会如何用好这些科技成果。”丁元林告诉记者。近五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厅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现主持省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1项,并获省级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和厅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各1项。他参编的著作有3部(约2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

作为“双肩挑”干部,丁元林在担任研究生处处长和教研室主任期间,牵头筹建了医学统计分析室。目前该室拥有高档微机12台,均连入internet;权威统计分析软件SAS8.1和SPSS11.0各一套,为我校和粤西地区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他还组织筹建了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的预防医学实验室,重组了广东医学院湛江校区卫生学实验室。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学校新增了大内科、大外科、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及妇产科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新增的硕士点数相当于广东医学院1985年招收研究生以来近20年间累积增加的硕士点数之和;学校获得了同等学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硕士学位授权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开辟了19个校外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在从第六届“湛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台走下的一刻起,丁元林就告诉自己,这个称号既是荣誉又是一种鞭策,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和平台。“我要用尽自己的力量,发动大家,共同将高校的科技成果推向社会,实现产业化,实现科技兴湛的目标。”丁元林踌躇满志地说。他的身上闪耀出一位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特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