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您认为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
“什么才是良好,这很难定义,但有一点我是肯定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书;从来没有进入过一个真正丰富的精神世界,沐浴过人性的光辉;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衷地赞叹过人类璀璨的文明……那么我觉得他确实未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刘福信老师如是回答。
2014年,刘福信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入职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从教至今。2022年获评曲江区优秀班主任,2023年获评曲江区“四有”好老师。倏忽近十年,他已由当年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关于教育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十年从教,两鬓斑白,这是他的真实写照。虽然他不过三十出头,但双鬓之间已经清晰可见斑斑白发,我问他觉得遗憾么,他笑了笑,说有点遗憾,但接着又说人生也好,教育也好,其实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因为觉得遗憾,所以继续努力奋发;因为接受遗憾,所以坦然接受生命的一切馈赠。有和无是相生的,前与后是相随的,难和易是相成的,所以遗憾和圆满也是同样的关系,两者相反又相成,只有接受遗憾,感激它,积极面对它,才是走向圆满的不二法门。
或许正是他的这种人生观,才让他面对所有的学生时能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发自内心关爱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同事的友好与认可。他曾在高三临危受命,接过全校成绩最不理想的班级,并最终带领他们克服重重困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高考答卷,可谓“绝地翻盘”。在他的眼中,学生本没有差生和优生一说,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个体,有些人在学习知识方面能力出众一些,但换个领域,那些原本平平无奇的孩子却可能是常胜将军。他认为教育的责任永远都是在培养人,无论以后是进入大学,还是留在了田野,只要学生从老师这里获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即使他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也能够知道什么是尊严,也有自己认为存在的价值和必须坚守的原则底线。这是刘老师的教育观、生命观,他这样想着,也这样做着。
当我问及他是如何看待自己获评“四有”好老师时,他说身边的老师都很优秀,这一份荣誉其实属于整个教师队伍。大部分的教师工作都是兢兢业业的,曲江中学的老师尤是如此,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不是一个获评优秀教师才有的特写,而是众多普通老师的工作常态,而理想和信念、道德和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也都体现在这再普通不过的日复一日之间。
提及盟员的组织生活时,他略有歉意,表示虽然已经积极参与,但没作出什么突出的贡献,错过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有愧于自己盟员的身份,有愧于组织的关心,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在岗位上继续努力做出成绩,也会积极关注社会生活,积极撰写意见建议,建言献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交谈的最后,我问他如果用一句话来做总结,会说什么。他想了想,道出一句“一枝先报春消息,万紫千红次第开”,停了一会儿,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要走到的也许是一生也没有机会到达的地方,我们将忍受一种寂寞,用‘将来’慰藉‘现在’。”我琢磨了好一会儿,和他相视一笑。(民盟韶关市曲江区支部 达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