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小康是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十三亿人民的期盼,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的承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广东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抓手。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复同意,广东省政协作出了统一部署,分别于2018年开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专项民主监督、2019年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专项民主监督。这两年,省政协分别成立了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调研组,分别由省政协主席和副主席亲自带队奔赴各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乡村,集体座谈、个别访谈、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省际比较、上下联动等多措并举,掌握实情、提出对策,助推乡村振兴政策落地见效。
作为省政协委员,本人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两年的民主监督,在黄武副主席带队的小组中又分设两个监督小组,本人为其中一个小组组长,与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干部等组成成员,与深入到村民家中开展调查问卷工作。此外,还参加了省政协“乡村规划”和“乡村治理”专题的调研,两年来,走访了河源、汕尾、惠州市、湛江、茂名、深圳市、潮州市和揭阳市等40多个村镇,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镇村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调研。以下谈几点感想。
一、协商式民主监督,“推拉”式促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
民主监督,既要真实反映脱贫的实际,防止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为确保中央的政策和省里的措施落地落实“推一把”。也要在协商式调研中“拉一把”,确实了解基层的困难,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符合农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防止官僚主义,发挥基层领头羊的能动作用。两年来,深入乡村和农户,开展“五问五核”、“四问四看”(2018年)和“六问六核”(2019年),并与当地市、县、镇、村干部及村民交流探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了解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层党建等工作情况。调研过程汇总了基层反映的各种政策操作实际问题,归纳到省政协调研报告中。在省政协组织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协商意见,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及时回应,起到了对上对下监督和协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
二、出主意想办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言提案
路通财通,乡村道路是致富之路。无论是粤东山区还是粤西近海平原,乡村道路对脱贫都是立竿见影的。汕尾的一行政村积极协调,动员下,村道得到扩宽和硬化,引进了扶贫农业产业,绝大部分农户已脱贫;又如,在进入茂名吴川县一农户调研时,据农户发映,门前的乡道在没有硬化之前,一下雨都是泥,进出很困难,硬化后,不仅方便了,自家还用上了拖拉机等搞点运输增加收入,附近也有了加工厂,子女就近上班收入较稳定,又能照顾到小孩上学。调研中发现,乡村道路难点不仅是资金问题,更难的是征用土地、农户拆迁,村村之间协调难、村道宽窄不一,以及高速公路太远和连接线不合理设置等问题。乡村道路建设好的地方,不仅农产品输出畅通了,乡村旅游也随之热起来,更有项目引资得到提升。全省仍存在乡镇道路严重滞后问题,造成交通不畅。村镇的“断头路”不仅使乡村民宿农家乐散点化、阻隔了周末自驾游等,也阻隔了扶贫项目和人才。
为此,省政协王荣主席指定了“高速公路连接线”议题作为2019年省政协的重点调研项目。在随后王荣主席主持的“高速公路连接线”专题协商会上,我代表民盟广东省委建议发言。此外,本人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过程中,也深有感触,在2019年初政协大会上提交了“全省乡村道路一张网”和“创试征用农村土地分摊制“的2个提案,并立案。
三、沉下心来,了解农民真实诉求
了解真实情况,为精准脱贫精准施策做好基础工作。走访村户,了解实情,调研过程有座谈会,更多时间则是深入农户,拉家常,做农民的朋友,尽可能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农户在镇和乡村干部在面前有顾虑,多次向农民和村干部说明,省政协是来了解实情,帮助脱贫工作的,现时我们入农户家也采取了拉家常式的问卷调研,与农民兄弟的成为朋友,取得农民信依赖。在粤东的陆河县几个村的调研中,就有一位农民要求加我微信,离开之后多次发微信,有的问好,也反映一些当地土地、扶贫款等情况,我都作了一一回复,不了解的及时联系当地政协,把农民反映的问题清楚地向他解释,并通过他向其村民传递真实情况,避免了引起当地农民的误会。
四、深思建议凝聚共识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接受广东视台和南方网主媒体的专访,发表观点和建议。在走访村镇过程中,接受了广东电视台专访。随后也接受了南方网的专访。在本人发表的观点和建议中,主要谈以下建议:
1.一张蓝图绘到底: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
在规划方面,他建议,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要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还要明确,“整体规划”不能只局限于功能和人居建筑的一般规划,而是找准产业定位后,再进行精准规划。
“若以种植特色农产品及深加工为主产业,就应该有农业、植物的专家和相应的深加工专业企业参与规划;若以乡村旅游业为主产业的,应该有交通安全、旅游业方面的规划专家参与。”他表示,唯有现行找准产业定位,再由多方进行共同规划,才能将乡村产业做强,而不是“单打独斗”地进行产业化。
2.着力建设两张网:完整的交通网和乡村信息服务平台
采访中邱灼雄还表示,推进乡村振兴,至少要建设两张网:完整的交通网和农业产业生产贸易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乡村的道路应该全省一张网,不仅仅要统一规划,还应当统筹建设,打破以往各自建设乡道的现状,破解建设难的困境。”
而农业产业生产贸易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打造有效实现资源互联互通的乡村网络服务平台。他表示,乡村网络平台要提供农业产业供需、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交易机制,实现线上与线下信息对接。
3.列明两个清单:“底线”思维与“头雁”作用相结合
“充分发动自治积极性,落实省委推动的“头雁”工程的同时,要列明两个清单。”邱灼雄表示,政府在引导基层积极主动某发展时,要列出哪些工作要做,哪些工作不能做,用“底线”思维推动农村自治工作,避免以长官意志管理代替自治。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促进和调动乡村自治工作、符合农村特点的责任考核清单,要发挥“头雁”的作用,“既能让村官放手大干,又能责任明确”。
(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副主委邱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