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捷,男,汉族,1962年6月生,江西丰城人。1997年12月加入民盟。高级工程师,雅昌文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荣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新中国60年百名出版人物、优秀企业家”“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中华文化人物”“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首都文创杰出人物”“毕昇奖”“梧桐工程”高层次人才等荣誉。万捷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实践工作,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积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播。
注重研发投入,做新时代大国工匠
1993年,万捷创建了雅昌彩色印刷公司。为了改变印刷行业的落后局面,万捷带领技术研发团队加大科研投入深入探索,引进先进的印刷设备,掌握领先的毕昇技术,并自主研发“雅奕”“雅映”等专利技术100余项。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进步,雅昌逐步成长为世界艺术印刷的引领者,至今已斩获各类国际印刷大奖千余项。美国印制大奖被誉为印刷界的“奥斯卡”,从2002年参加美国印制大奖评选以来,雅昌已将422个奖项收入囊中,其中金灿灿、沉甸甸的班尼金奖有73座,雅昌也因此成为全球获得班尼金奖最多的企业。自2003年“最美的书”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雅昌共有135本优秀作品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超过历届获奖书籍总数的30%。作为全球性的文化艺术服务企业,雅昌书籍产品获得的每一个荣誉,都是向中华印刷术的致敬,也是艺术出版“走出去”的成果。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雅昌挣回了从宋代毕昇开始的‘首创性’尊严”,形成“国有大事,必有雅昌”的“中国文化名片”。
前瞻布局互联网+,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万捷敏锐的洞察到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和客户潜在的需求,在文化艺术行业内率先建立起专业互联网平台——雅昌艺术网。将印刷过程中数字化工作的价值进行了提升,将为艺术家、艺术机构的作品精心数字扫描、调色过的图片通过先进的IT和互联网技术,有效的保存和推广运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印刷业务的长期磨合,为传统印刷行业探索出一条“印刷+互联网IT技术+文化艺术”的全新商业模式。雅昌推出了“雅昌艺搜”和“雅昌云艺+”等互联网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专业服务,成为国内外艺术品交易主要估值工具和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弘扬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万捷为雅昌开创了一条继往开来的文化艺术创新和颠覆之路,至此雅昌从一家传统印刷公司蜕变成为一个综合文化艺术服务集团,成为印刷行业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
艺术大数据,永久传承人类精神财富
随着数码印刷和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雅昌积累的艺术市场高质量图片资源越来越多,万捷意识到,这庞大的艺术数据资源,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是宝贵的人类社会史财富,雅昌肩负着重大的传承文化艺术的使命。2003年,雅昌投入人力物力创建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建立雅昌艺术品分类标准。经过近20年的不懈积累,该数据库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在库艺术家资料已达16万位,艺术图书近1.2万册,艺术品图文1000余万件,艺术品展览1.5万场,5000家画廊数据,覆盖了中国自艺术品拍卖市场成立以来的1600 家拍卖机构的拍品数字信息,填补了我国艺术品数据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家文化部指定艺术市场监测、研究机构。雅昌也由一家文化服务公司,二次蜕变成为一家艺术大数据公司。目前,雅昌已经打造了世界第一的艺术品数据库,雅昌艺术网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艺术综合性服务平台。
2008年雅昌成立15周年庆典之际,背靠大数据无形资产优势,面对100余位嘉宾,万捷有感而发,立下《雅昌企业遗书》,“人和企业都是有生命的,艺术文化将是永恒存在的,如果有一天雅昌不在了,雅昌所保存的这些艺术品数据,将属于国家、属于全社会、属于全人类”,这是我们一家民营企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文明所能贡献的至高无上的价值。
文化与科技融合,从“为人民艺术服务”到“艺术为人民服务”
通过“为人民艺术服务”来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这是万捷创办雅昌以来始终坚持的企业使命和事业情怀。伴随着2014年雅昌(深圳)艺术中心的落成,世界第一家艺术书博物馆和世界最大的艺术书墙也落户深圳,汇集了全球最美珍稀艺术图书5万种12万册,涵盖十几大语种,成为深圳人民文化生活新地标、中国文化艺术新名片。2017年雅昌(北京)艺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再次向“艺术为人民服务”迈进一大步,这里不仅是北京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展示平台。与此同时万捷发起成立了雅昌基金会,汇集社会力量,推动“流动美术馆”点亮孩子艺术梦想的艺术普及教育公益项目,响应中共中央提升全民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为全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提升作出贡献,推动了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万捷对发展和繁荣中国文化艺术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自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为推动解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他先后提交提案32件,涉及规范文物与艺术品交易市场、修订《著作权法》、构建艺术品鉴证体系、调整文物艺术品进境税率促进文物回流等方面,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中共二十大明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万捷率领雅昌抓住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的机遇,通过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深圳文交所等国家专业机构的战略合作,打造雅昌极具专业领域的艺术数字工厂、艺术内容工厂,服务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也使雅昌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的一部分。
肩负企业家社会责任,积极服务于民、回报社会
万捷作为文化产业企业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为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言献策的责任。多年来,万捷共提交提案78件,其中文化艺术相关提案32件、环保相关提案36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立法保护提案1件,多件提案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落实。他说,提案虽然只有几页纸,但自己却为其跑了上万公里,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搜集社情民意。撰写的提案是自己和行业、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万捷热衷公益,关注环保,多年来通过对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分类、地表水保护、环境保护法修订等多个环保领域问题的持续关注、不断追踪,“死磕”环境保护、“较真”生态改善,倾力建设美丽中国。“文化是我的本职专业,环保是我的社会责任,两者同等重要!”万捷一直这么认为。
此外,万捷积极投身艺术普及教育、艺术家公益榜等社会公益事业,身兼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人、副理事长,故宫学院副院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韬奋基金会理事,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发起人等社会公益职务。他时刻谨记,成功的人民企业家应当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彰显了企业家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伟大情怀。
万捷是艺术文化大建设中一马当先的骑士,他对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联系有着独家见解,“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民族;中国是尊重世界各种优秀文化的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要做对世界文化不断有新的文化贡献的民族和国家。”他和他创立的雅昌,就是要让东方雅艺,成就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