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广东人才高地,2014年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广东特支计划”,粤组通〔2014〕18号)。近日,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广东特支计划”各项目入选人员名单,盟员林文弢、项鹏两位教授入选,荣获“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光荣称号。
“广东特支计划”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在有关部门设立评选平台,组织开展相关类别人才的申报评选。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第一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广东省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此次两位盟员教授入选的就是“广东省特支计划”第二层次人才。
林文弢教授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广州体育学院工作至今,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育理念先进,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有重要创新;教学能力强,水平高,业绩突出,在培养高校人才中有重要贡献;在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望。1991年和1996年两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现为运动生物化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运动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广东省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运动生物化学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专业建设评审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和郑州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全国运动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和全国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近十几年来,林文弢教授主持和参与20多项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课题,2009年获“奥运”科研服务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开发表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200多篇,主编和参编21本教材和专著。1997年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5年、2001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分别获得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项鹏教授1973年出生,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项鹏教授长期从事干细胞增殖分化分子机制、组织器官发生机理和干细胞治疗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在干细胞多能性与组织器官再生及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先后在中山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干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和《器官移植》、《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等杂志编委。
项鹏教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第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013年获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组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