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谋策

罗远芳: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 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时间 : 2017/03/10 来源 : 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 字体

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电子垃圾”最大的特点是含有大量可回收资源,同时也含有危害环境和人身健康的高危险性有毒有害物质

我国的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十分惊人。2014年我国电子废弃物产生量高达603.3万吨,占全球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的14.43%,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权威媒体预测,到201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废弃物产生国。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做出了相应规定。20152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自201631日起实施。可以说,我国已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报废的高峰期,报废量年均增长20%工信部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每年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超过两亿台。

电子废弃物产量的大幅增加,会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例如,电子废弃物中的各类重金属(铅、汞、镉、铬等)和含卤物质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据测算,一个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人类长时间接触这些重金属和含卤物质,会造成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肾脏的严重损伤,甚至诱发癌变。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数量巨大的电子废弃物同样有着巨大的回收再利用价值。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以及少量金、银、铂等稀有金属,其开发成本远低于矿产资源,又被称为“城市矿山”。与常规通过开采矿山后冶炼得到的钢材相比,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废钢材不仅节约资源并且可以减少污染。例如,能够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和40%的用水量,可使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矿渣废物降低97%、使空气污染程度降低86%、使水污染程度降低76%,而这种回收钢材的性能却与新钢材相当。从电子废弃物中还可回收混合废塑料,可以作为再生塑料使用,也可经热分解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和其它化学原料。然而,联合国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电子废弃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回收率尚不足1/6

综上所述,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环保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环保和法律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发展模式,从源头减少电子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电子废弃物得到的再生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坚持法律的严肃性,提高非法回收处理渠道的营运风险和成本。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当前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激增从而造成严重污染环境的现状和趋势,对照2015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认真修订我国于2007年和2009年分别颁发的《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具体着重在《管理办法》的第四章罚则部分和《管理条例》的第四章法律责任部分,加大对违法单位和个人的惩治力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2)加强电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电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方面的专项基金和重大重点项目。组织全国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关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企业进行全面攻关。特别是要对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开发平台和重点产业化基地

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把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和高值化利用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列入国家和各部门的重点平台建设指南,纳入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

4)加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和培养相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和其它中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加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生产实践,培养提高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

5)大力发展废旧印刷电路板中非金属材料的物理回收和循环再利用技术

以WPCBP在各种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相关科学问题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经济可行的、无污染的工艺路线,制备出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复合材料。

6)建立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处理和高值化利用的产业化体系

鼓励电子电器生产企业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对本企业产品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严格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的资质认证,建立可靠的产业化回收体系,并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