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考试成绩是按百分划分的。而接受义务教育人群是个体差异最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最终会分化出世界上各种技能的群体,比如体育、文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等各种人才。所以,让这群人在文字学习的初期过程中,过度比较其能力,容易打击文字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骄傲文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容易使学生和家长在几分的差别中纠结、挣扎。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建议:取消考试成绩百分制,改为甲乙丙丁四级制。
很多优势是先天决定的,很难经过后天努力改变。文字学习强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
意识到学生个体差距存在的必然。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目前,中国每个有接受义务教育孩子的家庭,都有来自考试分数的压力。高分家长怕分数下来,低分的家长怨孩子没出息;老师鼓励高分学生继续提高,鞭策低分努力追赶;学生常常抱怨老师、家长及熟人只是问考试分数,对学生个人的快乐无人顾忌。
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认识世界的是最重要的。考试分数只是了解学习结果的一种方式,不是最终目的。更不能让这个分数成为羞辱学生,或骄纵学生的手段。学习好的会被骄纵,而学习分数低的可能被歧视。
因此要求:学校应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是我们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若是能实现这个目标,将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家长,老师和学校也将缓解很多的压力。
建议如下:
首先:建议在我省的义务教育过程尝将试考试分数分四级,即甲乙丙丁四级。让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从分数中解放出来。不要总是在排名中纠结。若教育部门感到此改革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先在部分学校实现“双份制”,公布四级制,内部保留百分制的成绩,经过几年的观察,对比学生的百分成绩是否都下降。若不下降,再大面积施行。
其次:建议考试成绩保密制。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和其本人知道。不要在让学生及家长沉浸在分数的对比和追逐之中。让他们失去对比和追逐的目标。把学习的目标调整到爱好、乐趣及情趣上。让教师、学生及家长从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最后:建议学校召开学生的家长会,改为单独见面,重点放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