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长期以来,出租车行业在市场准入、营运监管、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滴滴打车、租赁专车等情况的出现,出租车市场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我省出租车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府投放的出租车牌照数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尽管过去多年政府部门不断向市场发放新的出租车运营牌照,以增加出租车的供给量,但从群众实际乘车体验来看,还是存在“打车难”的问题。
2、份子钱监管不到位,司机负担重、意见大
根据现行规定,各地方物价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相关的出租车承包基准价。这种由政府部门核定的、出租车司机向出租车公司上交的承包费,俗称份子钱。出租车份子钱由出租车公司运营成本、牌照费用、利润等部分组成。但份子钱存在标准制定过程不够公开、组成部分不够清晰的问题。如目前按广州市物价局规定的标准,广州市一类出租车司机每月上交份子钱为7850元,但据多数出租车司机反映,他们实际上每月要上交份子钱11000元左右。这多出的3000多元中,有900多元是社保费,按规定应由公司和个人分摊,但实际上却完全由司机个人承担,在面对社会舆论的质疑时,一些企业和有关主管部门不主动回应、解释,这不仅影响了出租车行业和政府的形象,也纵容了出租车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
3、专车服务合法性受质疑,潜藏法律风险,对出租车形成不公平竞争
以“1号专车”为代表的专车服务,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了部分市民的需求,受到追捧。但其以移动软件为平台,租赁公司提供约租车辆,劳动派遣公司提供雇佣司机,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形态的服务模式,现尚无明确的规定予以规范。对乘客而言,专车服务潜藏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当乘客乘坐出租车时,出租车公司与乘客间即成立运输合同关系,如果乘车期间发生交通意外事件,一般情况下出租车公司应当对乘客遭受的损害承担责任。但专车服务则不同,专车司机和乘客间是雇佣关系。如果发生意外,乘客不仅不能为自己遭受的损害追偿,反而要为司机遭受的伤害担责。
专车提供了与出租车几乎相同的服务内容,却又几乎不受监管,也不需要花高价从市场购买牌照,这对出租车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建议
1、严格监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供应出租车营运牌照
政府对出租车牌照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城市公共道路运营权的分配。由于城市公共道路资源的有限性,各地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拥挤问题。如果完全放开出租车市场准入,对出租车牌照数量不做限制,仅凭申领即可获得出租车牌照,那么势必造成城市道路的更加拥挤。而另一方面,如果政府限制出租车牌照供给、发放的牌照数量过少,乘客打车难的问题就会加剧。
为此,要建立科学的城市出租车需求容量预测评价体系,合理规划出租车牌照的供给数量,平衡好公共道路资源、出租车司机以及乘客间的利益,形成三方间的良性关系。
2、建立多方协商机制,核定出租车公司基本成本,规范份子钱
建立由政府监管部门、物价部门主导,出租车公司、司机、乘客等参与的多方协商机制,进一步核定出租车公司的基本运营成本,明确目前规定模糊的部份,在此基础上,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杜绝个别公司随意增加份子钱。
3、以价格为杠杆调节客流,缓解乘车难
借鉴新加坡模式,在高峰时段提高出租车运价,用价格杠杆分流高峰时段客流,同时,在客流集中区如机场、中央商业区打车等增收附加费,可有效地缓解打车难现象。
4、对各类专车进行合法性审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专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厘清出租车、约租车、租赁专车之间的异同,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二〇一五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