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如果把公共卫生服务比作一张网,那么乡镇卫生院就是这张网的网底,是为广大村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省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重点。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营模式由市场机制转为政府主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明显加强,但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与原先相比却在持续下降。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必将成为政府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现状和问题
1、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医疗设备落后
卫生事业属于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按理其发展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是,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一直以来都是以差额补助的方式给予,多年来基本上是维持着增人不增资的形式,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各项政策性补贴都是从卫生院业务收入所产生的有限利润中支出,财政支持的微薄经费在相当一部分卫生院只能满足于职工的工资正常支出。由于卫生院经费紧张、缺乏,无法购置新的技术设施(备),有的卫生院仅靠临床医生的一双手、一支笔、一支体温表、一台血压计、一付听诊器的“五个一”诊断方法,维持卫生院的日常业务工作。
2、分配制度存在缺陷,管理缺乏创新,监督体制不完善
现行乡镇卫生院工资结构不合理,绩效部分比例小,干多干少差不多,未能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无法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节假日加班费、值班费、下乡工作相关费用等因为财政财务制度限制等无法发放和报销,也影响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卫生院的管理模式现在基本上为院长负责制,管理者绝大部分是卫生院的业务骨干,长期依赖于陈旧落后的经验管理,不能及时推陈出新,其思想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卫生资源浪费。同时,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落实不明确,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使管理者和职工之间、职工和职工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带来隐患。
3、乡镇医务人员权利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对城区大中型医院,乡镇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生活环境较差、条件艰苦,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低,又缺乏深造机会,对高级医技人才缺乏吸引力,而当地自己想方设法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无法提供让其发挥才能的有力保障,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的浪费和流失。同时,由于县、市级医院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到乡镇卫生院聘请业务骨干,导致有少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尖子被上级医院或民营医院挖走,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尖子的流失,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对策及建议
1、多渠道筹集资金,改进设备设施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府保障政策进一步纳入当地今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是要把乡镇卫生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专项资金,根据乡镇卫生院发展规划,每年安排相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缮,设备购置、更新等项目经费,划入专门账户,保证专款专用。
建立公共卫生经费分级保障制度,为乡镇卫生院职能实现提供人财物保障。对升级改造的每家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医疗设备专项补助,使其能及时更换更新使用年限较长、临近报废期的医疗设备,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置医疗设备压力,以早日完成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目标。
2、完善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完善落实好管理目标责任制
在乡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岗位编制,按照服务对象人数和工作量,逐步配足配齐公共卫生人员,实行定岗、定责、定位。进一步完善工资结构,降低基本工资所占比例,扩大绩效工资比例。
提高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健全并落实好管理目标责任制,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卫生院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城乡互补,为卫生院培养“一专多能” 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人事关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吸引他们到乡镇卫生院就业。进一步出台政策,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减少山区基层医务人才的流失。加大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和带动力度。在人才培训方面,建议县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予以保证;县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各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次、分岗位、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采取集中培训、选送进修学习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内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卫技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帮助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〇一五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