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谋策

温思美主委:关于在“十三五”规划中尽快建设韶柳铁路的建议

时间 : 2015/03/09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案  由:

韶柳铁路的规划建设,早就得到了国家的关注重视。只是项目建设一波三折,至今未能建成通车,成为粤桂湘3省7市15县集中连片特困区人民多年的心结。

1、韶柳铁路的缘起及现状

韶柳铁路的规划建设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年国家曾批复连州至新团结(坪石)段的立项建设,并于1959年11月开工,完成工程投资3735万元。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建设资金不足,于1961年9月被迫停工。时隔11年后的1972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又依据交通部(72)交计683号文精神,编制完成了《柳州至坪石铁路的方案研究报告》,后因多种原因而没有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原铁道部与两省(区)召开部、省铁路建设工作会议,分别在《关于又好又快推进广东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广西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中明确“争取将韶贺柳铁路纳入全国铁路‘十二五’规划”。为争取该项目的建设,柳州、贺州、清远和韶关四市政府为落实部、省会议纪要精神,于2010年共同委托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编制《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项目规划研究》,并组织专家在韶关对《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项目规划研究》进行了专家评审并获得通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2014年9月,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正式共同委托中国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编制具有“预可研”深度的“项目规划研究”。目前,韶柳铁路已分别列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网“十三五”建设规划。

2、建设韶柳铁路的必要性

一是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韶柳铁路西起广西柳州市,经广西贺州市、广东清远市连州,东至广东韶关市,接入京广线。该线路柳州以西通过湘桂线和黔桂线与西南腹地相连,韶关以东经赣韶铁路和京九线与东南沿海相通,唯柳州至韶关段未建成通车,成为阻碍华南地区平行于浙赣线、湘黔线的又一条东西向干线的断头路。韶柳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增强西南地区、粤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带动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实现东西部经济的互补。

二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该铁路从南岭穿行,途经区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沿线还分布着8个瑶族自治县(全国只有12个瑶族自治县),是我国瑶族同胞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82.8%。长期以来,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出行方式单一,尚未享受到现代化的高效低碳快捷的铁路运输,严重制约沿线群众的脱贫致富。建设韶柳铁路,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切实加快沿线地区扶贫开发,增进民族团结。

 三是加快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合作,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铁路沿线地区农产品和碳酸钙、铁、锰、铝、花岗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开发前景。同时,沿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连南千年瑶寨,韶关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及南华禅寺,贺州姑婆山、黄姚古镇旅游景区等国家5A和4A级风景区,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在产业合作方面,韶关是广东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厚实,门类齐全,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工业基地,两地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韶柳铁路开通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错位发展。加上韶柳铁路穿越的南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是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而铁路恰恰是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可尽量降低对当地良好生态环境的破坏,集约节约土地,对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建  议:

尽快建设韶柳铁路是现阶段沿线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沿线人民最急迫、最期盼、最强烈的愿望。建议将韶柳铁路列入国家“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安排在“十三五”初期开工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建成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