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谋策

民盟多年建议化为决策 亿亩高标准梯田在建

时间 : 2013/01/30 来源 : 广东民盟网 字体
据报道,日前召开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会议提出,“到2020年建成1亿亩标准化、规模化高标准梯田。使北方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亩左右,南方达到1亩左右,项目区增产粮食100亿公斤,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缓解江河湖库泥沙淤积,促进农民增收,稳定解决7000万山丘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民盟中央的调研成果已进入国家政策层面,并得以正式实施。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耕作方式粗放等因素,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9.7%的坡耕地已经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年均土壤侵蚀量近15亿吨,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1/3。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率领的民盟中央和水利部科技委、水土保持司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从2009年起就在四川和甘肃两省对我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是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问题,同时也关乎可耕地红线,关乎国土和粮食的安全。这项工作应列为国家工程,并与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蒋树声主席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地考察中,调研组发现,在坡耕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土壤流失量甚至占该地区土壤总流失量的50%以上,比如三峡库区占73%,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占60%,西南石质山区贵州省境内占85%。严重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既损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又危及国土和粮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随即,民盟中央将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盟内外专家意见,就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及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问题形成了成熟的意见建议。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2009年11月底,蒋树声主席向国家相关领导递交了《关于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作的建议》的信件,建议“力争通过10年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亿亩”。该政策建议信当即得到肯定,并由回良玉副总理做了具体批示。此后,民盟中央始终关注着我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进展,并持续对相关领域进行深入调研。日前召开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会议,具体采纳了民盟中央建议,使得民盟中央关于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作政策建议取得实质成效。(记者 包松娅)
(转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8月12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