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联合主办,以“面向‘十四五’和2035的社会保障”为主题的民盟第十一届民生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贾楠,全国政协常委、民盟新疆区委会主委陈旗出席论坛。民盟广东省委有两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论文作者、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委员、民盟广东省委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徐朝晖及民盟广州市委盟员戴榕出席论坛,并在分论坛上作交流发言。
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我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应将社会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完善来化解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最终稳步走向共同富裕。他强调,“十四五”开启的新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统筹谋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妥善解决好保障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理性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二是要加快促使法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只有成熟定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化解风险和促进共享的长久制度保障;三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新格局,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和个人及家庭的积极性,持续壮大社会保障物质激励,促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道宏宣读优秀论文表彰决定,希望受到表彰的优秀论文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围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本届论坛共收到民盟30个省级组织和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提交的论文148篇,经专家评审,其中29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徐朝晖撰写的《加快构建家庭保障支持政策体系和实践探索》,以及戴榕撰写的《搭建专业系统支持体系 促进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获评优秀论文。
随后进行的主论坛上,郑功成就“以目标导向扎实推进社保制度走向成熟定型”作主旨演讲。他在报告中指出,进入“十四五”后,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要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要准确定位。社会保障必须服务并服从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二是真正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差距、促进公平上下足功夫;三是抓住关键指标,要在制度统一、筹资均衡、待遇公平和水平提升四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分论坛上,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等的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反贫困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综合研讨”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会学者们通过深入的交流研讨,形成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建设性意见。
民生论坛是民盟中央于2010年创办的汇聚民盟内外专家力量、聚焦民生发展的重要参政议政平台,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有许多研讨内容被转化为重要的参政议政成果,为国家在民生领域改革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论坛以社会保障为核心议题,旨在汇集盟内外专家的智慧,助力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盟粤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