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第20110158号)提案广州调研座谈会提案人代表发言稿
常绍东
(2011年10月18日)
尊敬的黄龙云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作为提案人代表作个发言。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公共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民盟广东省委一直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盟省委提出《关于加强我省鲜活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之蔬菜专题》提案(第20110158号)。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今年5月又专门恢复设立了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做好省政协(第20110158号)提案的办理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今年7月11-15日到惠州和肇庆进行了第一次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蔬菜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监管部门对加强我省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又在广州进行现场考察调研,参观了蔬菜生产企业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听取了省直各有关部门及广州市、惠州市、肇庆市就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情况的详细介绍。作为提案人代表,我非常欣慰我省从上到下已营造形成了重视蔬菜生产及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局面,并对以上谈到的具有针对性的好做法表示充分赞赏和肯定。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和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部分生产者、商家的违法成本过低和社会责任道德缺失、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的相对滞后,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进入相对多发期,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负面情绪不断高涨,已不利于当前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全面推进。因此,从源头开始,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全力保障食品安全特别是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刻不容缓。
我省在加强蔬菜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省蔬菜生产环境依然面临严重污染、蔬菜生产者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之怪圈依然存在、对农业投入品和蔬菜产品质量的监管仍存在盲区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蔬菜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使生产者舒心卖菜、消费者放心消费,建议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大蔬菜安全生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制度,坚决禁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流通。
二、对蔬菜生产企业的生产基地、蔬菜专业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土地及分布在城郊比较分散的蔬菜种植户菜地等,逐步实行土壤、水源、大气等的实时监控。继续加大蔬菜生产设施投入。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推广使用抗逆、抗病虫优良蔬菜品种,推广使用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
三、相关职能部门应提供并完善蔬菜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敏的蔬菜产销信息搜集、质量监测和发布体系,及时反映产地的蔬菜种植品种、面积、产量、质量、上市时间和销地的品种需求、交易价格等信息,及时引导生产者合理调整品种布局、种植时间及栽培模式,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避免产销大起大落、价格暴涨暴跌。这一点,如单靠政府部门人员去开展工作可能力不从心,可联系当前的社会建设工作,创新思路和方法,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使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公益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或者政府向蔬菜学会、蔬菜产业协会等社会行业组织或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等购买服务。
四、抓紧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省蔬菜生产的主力军仍是广大的农民,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经营分散、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应按照我省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推进蔬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合作社让农民从狭隘的生产领域扩大参与到整个蔬菜产业链,从低层次的纯粹生产型农民向高层次的生产经营复合型农民转变,这样更有利于整体提升我省的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水平。
责任在肩,我们一定要拿出亚运期间抓食品安全的精神和状态,倾心倾力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作者系民盟广东省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