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8月1日,民盟中山大学南校区总支主委梁玉成带队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古籍保护与地方文献管理利用培训及调研交流活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民盟黔东南州工委主委王建华,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祥,民盟黔东南州工委专职副主委唐荣成,黔东南州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杨曲强等参加有关活动。
本次“古籍保护与地方文献管理利用培训班”由贵州省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民盟黔东南州工作委员会主办,黔东南州图书馆、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民盟专家古籍保护工作站承办。培训班为期5天,课程内容设计聚焦古籍保护研究创新与修复技术提升,包括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两个环节。根据主办单位的培训需求,民盟中大南总支组织古籍保护及相关领域的盟员专家前往授课。理论教学环节由梁玉成教授主讲《生成性大模型赋能工作与科研》,周旖副教授主讲《气候变化背景下图书馆水灾的全过程管理》;实操教学环节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修复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传习导师肖晓梅讲授和指导古籍修复技术。来自黔东南州档案馆、黔东南州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的从业人员参加培训。
王建华指出,自2017年成立黔东南州民盟专家古籍保护工作站以来,在肖晓梅老师的担纲和带领下,黔东南古籍修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古籍修复工作走到了贵州省前列,成为“粤黔合作”“党盟共建”的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肖晓梅老师连续五次驻站义务指导古籍修复工作,不计报酬,弘传“书医”之道,谱写了新时代粤黔两地民盟有情有义的文化佳话。
活动期间,总支盟员一行还与民盟黔东南州工委、黔东南州图书馆开展了工作座谈交流,并实地调研了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情况。中共台江、镇远县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2017年以来,民盟中大南总支已经持续8年组织和选派古籍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专家前往黔东南州,开展古籍保护与地方文献管理利用培训工作,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古籍与地方文献保护水平。这项持续多年的社会服务工作,是民盟高校基层组织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既强化了两地在古籍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文化根脉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