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民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部科技特派员团队在主委臧莹安带领下,赴英德市桥头镇开展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活动。英德市科技局局长张科进、副局长张卫强,英德市驻桥头镇工作队队长林祥焕、桥头镇副镇长周松葵等参加相关活动。
21日下午,民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部在桥头镇政府举办科技讲座,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宣喻、广东华昊研究院院长张善财、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郭海祥等受邀作专题授课。
王宣喻教授以“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主题,深入阐释了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他指出,在未来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乡村振兴必须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而科技创新正是这条路径上的关键。他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为桥头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张善财研究员围绕“科技赋能食品产业链”主题,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在食品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科技助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还现场展示了部分研究成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郭海祥博士以“AI作为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前景。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从精准种植、智能养殖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郭海祥博士还分享了多个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为桥头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英德市科技局、桥头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工作人员及各村代表参加讲座,并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
22日,支部一行前往桥头镇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牧丰养殖场开展调研和科技帮扶。在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团队专家针对幼苗培育技术难度大、人工繁杂和霜害等问题,提出利用经微生态专利产品处理的畜禽有机肥及其他微生态液体肥料改良土质、发达根系、减少人工成本的解决方案,并与合作社负责人探讨了下一步的合作方向。
在牧丰养殖场,科技特派员团队专家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菌种稳定性和方便使用的建议,养殖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开展新方案试验。
本次活动中,驻桥头镇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团队就桥头镇畜禽、甘蔗、水稻的种植养殖特色达成一致,未来将瞄准农业一体化循环微生态产业的瓶颈和制约问题,共同推进以微生态立体化循环科技赋能桥头镇“畜禽-水稻-甘蔗”食品产业链安全供给,共建一体化微生态循环种植养殖产业,以实际成果落地助力桥头镇农业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