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光,民盟翁源县翁源中学支部主委,翁源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从教27年来,他始终秉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慈父般的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滋养每一个求知的孩子,深受学生爱戴、家长赞誉、同行好评和领导褒奖,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2025年9月获翁源县“四有”好老师表彰。
家国情怀铸魂育人

杨建光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核心使命,他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设计“时代青年说”主题辩论,借助航天员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探讨“科技强国与个人责任”;在班会课组织开展“学会感恩”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祖国,厚植家国情怀。
作为班主任的杨建光,总能及时地熟悉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摸查清楚他们的个性与家庭情况,通过家校协作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某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曾沉迷手机游戏,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打瞌睡,课后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杨建光了解情况后,给予该生慈父般的关怀,帮助他认清社会形势与家庭现状,鼓励他积极上进、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人生。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该生学习态度明显转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上升很快,成为本科指标生。他感慨地说:“杨老师是我的灯塔,为我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谢谢杨老师!”
以身作则践行师德

“身教重于言传”是杨建光一贯秉持的治学态度。他以温暖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担任班主任25年,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自己。每日早晨坚持提前到校,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用微笑和问候开启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放学后主动留校,为学习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并尽力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
2024年秋季开学之初,班里一名学生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沉迷于手机,成绩直线下降。发现问题后,杨建光及时联合科任老师进行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找出问题症结,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帮助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学习上,并安排成绩优秀的学生专人帮扶。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该生成绩逐步上升,成长为本科临界生。学生父母感激不已,特意带来家乡土特产以表谢意,但杨建光严守师德底线,婉言谢绝。他说:“教师对教育的情怀就是帮助,看到孩子们有进步,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专业能力赋能成长

作为高中物理高级教师,杨建光深耕“情境化教学”研究,坚持“用简单、熟悉的生活经历学懂物理知识”的教育理念。针对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他开发“生活物理实验室”课程:用手机慢动作拍摄篮球投篮轨迹解析抛体运动,通过厨房秤测量水果电量讲解电势差;撰写的教学论文《纵横交替复物理》《挖条件、抓主因、巧解题》分获中国教育学会征文评比大赛一、二等奖。
为提升教学针对性,杨建光建立“学情动态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学生每次测验的错题类型和思维瓶颈。曾有一名学生对运动图像理解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杨建光为其量身定制“图像思维训练包”,结合生活中实例强化图像的理论与生活现实的结合,简化知识理解难度,减轻学习压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杨建光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时间、学习和人生规划。通过赋予学生自主权并在制度框架内予以规范,既保障发展空间,又确保不偏离航向,实现从“被管理”到“能担当”的转变。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杨建光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他以理想信念为灯塔、以道德情操为基石、以扎实学识为阶梯、以仁爱之心为纽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正如学生家长在感谢信中所言:“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杨建光正以实际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