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安委员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

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民盟广东省委文化、盟史与参政党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余庆安委员代表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做了题为《“文化强国”的本质在“强心” 关于培养人文精神的思考》的大会发言。
发言指出: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这个决定既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要。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文化强国”的本质在“强心”,即强全体国民之心。这里所说的“强心”,指的是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其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基本命题是人如何为人,人应该怎样生活。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以自己特有的基本活动方式告别于自然界并区别于其他动物,将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渡到“自为的”的状态。而人在不断地完善、拓展、提升自己的“自为”状态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深入地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只要人类存在,这种人文精神的理性态度就永远存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并还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正在经历着我们也无法预料的巨大变化,变化就是发展。这些变化既能为深入发展提供条件和创造机遇,又使我们在推动发展过程中面临挑战甚至在某些领域陷入困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能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又陷入环境恶化的困境就是例证。
陷入这样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思想意识上的原因,即思想意识上对人、对社会是不信任的,这种思想意识有着恶文化所带来的社会信任危机的根源;其二、物质财富的原因,即物质财富对人产生了异化作用。其三、教育和宣传的原因:即对国人进行教育和宣传做得不够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以拯救自己的灵魂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以诚实守信为中心,培育我们的人文精神。提出以诚信为核心培育人文精神。我们应当:
1、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2、提倡人人自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诚信建设
4、加强诚信文化的宣传教育
诚信使我们作为现代文明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有诚信为基石,我们的心灵一定能够强起来,有“强心”为本,“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