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主题为“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的2023民盟法治论坛在四川省遂宁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乙晓光,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亮,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重庆市委会主委杜惠平,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会原主委赵振铣出席开幕式。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会主委刘旭光主持开幕式。
王光谦在讲话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法治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有力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本次论坛聚焦“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这一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立法、司法、执法全过程,充分发挥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积极推进生态立法体系化、系统化,加快推进环境法典研究编纂工作,加大制度创新供给,建立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定期评估和修订机制;要强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审判机制,进一步明确司法的绿色化导向,不断充实壮大环资诉讼法律职业共同体;要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力度,进一步改革执法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执法效能,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他指出,民盟将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参政履职重点之一,充分发挥优势,凝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为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法治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道宏宣读了表彰决定。他指出,中共二十大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民盟法治论坛以“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为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讨,为加强和完善绿色转型及污染防治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汇聚全盟智慧。
本次论坛共收到30个省级组织和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提交的论文170余篇,经专家评审、民盟中央核审,评出优秀论文51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20篇。民盟广东省委会选送4篇论文参加论坛,其中《关于大湾区水污染防治的法治治理研究》(佛山,顾小辉)获评二等奖,《我国宜加强核安全监管以有效应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危机》(深圳,陈哲、王静萍)获评三等奖。
本次论坛包括了主论坛和分论坛环节。主论坛以嘉宾主旨演讲、高端对话等形式进行了交流研讨,沈亮、张雪樵、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秦昌波、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受邀发表了主旨演讲,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龙卫球主持主旨演讲环节。在分论坛上,与会同志围绕绿色转型的法治路径、污染防治的法治治理、双碳目标的法治建设等热点话题和重点内容,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交流,为法治保障绿色发展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本次论坛由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民盟四川省委会、民盟重庆市委会联合主办,民盟遂宁市委会承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共遂宁市委市政府等方面有关同志,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苏剑、社会服务委员会主任熊方军,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二级巡视员杨安民,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民盟部分省级组织负责人,获奖论文作者,特邀法学专家、学者等共200余人参加论坛。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李丽娟,妇委委员、获奖论文作者顾小辉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