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盟动态

南方都市报:民盟广东省委建议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含金量”

时间 : 2018/01/26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字体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8年1月26日AA11版(原标题:《要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含金量”》)


谈及南都报道的“后续服务跟不上,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现象突出”等问题,这几天在广东两会上,多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建言,不应盲目追求“签约率”,要把家庭医生服务做实,保证“含金量”。同时,引入商保激励家庭医生,向外“取经”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缺口如何补?合作培训家庭医生

民盟广东省委的提案指出,目前主要通过其他专科医生转岗培训方式来培养紧缺专业人才,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全科医生培养效果一般。当前基层医院全科医生主要靠专科医生带教出来,经培养后的全科医生在全科理念和临床诊疗水平上参差不齐,与“首诊在基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要求还有距离。建议完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在医学院校或大医院挑选一些骨干师资,到先进地区学习或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全科医学培训,经过培训的医生再把基层全科医生带教出来,“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医生培训合作,学习其全科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或邀请港澳地区全科医生专家到省内培训指导”。

如何让家庭医生留住?更优薪资收入+激励机制

培训出全科医生也要“留得住”。民盟广东省委的提案谈到,现在家庭医生是兼职,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再开展签约服务,大多数医生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提供服务,增加工作量却没有相应经费保证,没有一定激励机制,积极性普遍较差。

签约后服务如何监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盟员省政协委员、省中医院急诊大科副主任丁邦晗表示,制度设计、政策支持要接地气,首先要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家庭医生,“政策要一步一步走,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制度已经在落实。”

民盟广东省委的提案也建议要循序渐进,先保证签约服务“含金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与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大医院之间形成无缝对接,方便及时转诊,构建起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从而增加家庭医生服务“含金量”。要制定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不能只从数量考核,而应以签约服务的目的性、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从老百姓需求的及时反应性、诊疗安全、签约家庭对家庭医生制度的满意率、依从性、知晓度等方面,考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服务质量、社会效果,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南都记者 余毅菁 阳广霞 吴斌 徐全盛 田海燕 实习生 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