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12月4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广东省委主委温思美带队,率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罗远芳、王学成、邓飞其,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程昆和全省各地级及以上市委员会新老主委及省直基层盟员代表一行28人赴民盟创始人张澜先生四川故居和民盟发祥地重庆,开展学习民盟历史传统专题教育活动。
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与参加建设张澜故居捐赠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合影
11月30日,温思美一行赴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在张澜先生故里,隆重举行了民盟广东省委为民盟历史陈列馆和广东民盟林的捐赠仪式。仪式由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南充市委主委朱家媛主持,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王学成代表盟省委为民盟历史陈列馆升级布展和广东民盟林的扩建捐款69万余元,西充县副县长、民盟南充市委副主委何德清接受捐款并致谢。温思美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位朋友以及各位盟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温思美在建设张澜故居捐赠仪式上讲话
王学成代表民盟广东省委为建设张澜故居捐款
温思美说,张澜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新中国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亲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变革、大动荡的峥嵘岁月,一生梦耽天下、正纲爱民、追求真理、献身民主、团结抗日、关爱民生,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安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道德风范,恢宏气度,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所推崇,我辈盟员深感荣焉。
今年值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5周年,全省各地方组织基本完成换届,部分省直基层也换了届,为巩固政治交接成果,深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活动,夯实多党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加强全省各级组织之间的横向交流,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盟省委组织地方组织负责人和省直盟员代表来这里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温思美要求全省各级盟组织和盟员要自觉学习传承以张澜先生为代表的民盟先辈的优秀品质,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以更深厚的积淀更广阔的视角去推进民盟事业的持续发展。
捐赠仪式前,大家先参观了表方广场,广场位于张澜故里的入口处,方方正正的表方石上,正面刻有毛泽东对张澜先生的评价“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背面刻有“表里如一,方正做人”八个大字,既是张澜先生字表方的涵义,也是他一生为人做事的真实写照。随后大家沿着曲折小径参观民盟中央林,在一块雕刻着“中国民主同盟林”的巨石边合影留念。民盟中央林又名“梅园”,园内栽植20多个品种近千株的梅树。林中有现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原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原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亲手栽下的三棵香樟树。
捐赠仪式后,大家参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教育基地:民盟历史陈列馆、张澜先生故居,考察广东民盟林,为广东各级组织民盟林挂牌,并在民盟林植树留念。
温思美、罗远芳、王学成、邓飞其、程昆在张澜故居青莲池合影
民盟历史陈列馆分为5个展厅,分别为孕育成立、风雨同舟、继往开来、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以及多媒体影视播放厅,布展内容以历史发展时间为序,通过历史图片、文史资料、多媒体、领导人塑像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民盟成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民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从而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和巨大优越性。
在张澜先生故居,大家纷纷来到张澜铜像前合影留念,表达对张澜先生的追思之情。故居包括张澜先生及其亲属起居的房间及厨房、作坊、贮藏室等,展陈着张氏家族先人和张澜先生用过的学习、生活用品等文物。先生从这里的山间走出,步入中国的政治舞台,作为民盟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带领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始终秉持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我们学习张澜,就是要自觉传承和弘扬张澜先生的崇高精神,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来到广东民盟林,看到草木葱茏风景秀丽,大家禁不住内心的喜悦。温思美挥锹为自己亲手所植的树培土留念,各级组织新老主委分别为各自挂牌的林木浇水培土、剪除杂草。在我省民盟林挂牌的各级组织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湛江、汕头、韶关、肇庆、梅州、惠州、茂名、汕尾、清远、东莞、中山、阳江、揭阳、潮州19个市委会和省直河源基层委员会、综合一总支、法律总支。我省民盟林是2012年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为响应盟中央“我为张澜故里植棵树”的号召,集全省盟员之力在张澜故里捐资建设的。广东林占地面积8.8亩,其中风景林3.8亩,经果林5亩。风景林组团树种有针葵、红枫、香樟、紫荆、三角梅等,其中针葵等为广东乡土树种,较好地的展示了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风采。
温思美、罗远芳、王学成为广东民盟林浇水培土
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在中国民主同盟林前合影
30日下午,大家来到位于西充义兴镇的双龙桥村,该村是西充重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只见一栋栋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尽显古典之美;一条条公路环绕村庄,房前屋后可见果园、水塘、菜地,好一派田园风光,据介绍,双龙桥村正致力于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在义兴镇的书房山村,大家考察了集种植、养殖、冷链物流、民俗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百科有机园。
温思美等领导考察在西充书房山村的百科有机园
12月1日,温思美一行赴重庆,前往位于上清寺的特园,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桂园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并与民盟重庆市委交流座谈。
特园是民盟元老鲜英的公馆,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时代潮流的因缘际会,使特园成为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地,成为中共中央南方局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和实践的历史见证。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顾特园,与民盟主席张澜会见,共商国是。特园,因此被誉为“民主之家”。
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大家回顾了民盟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二楼展室陈列的众多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物,全面反映了民盟自正式成立以来,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的重要贡献。置身于发黄的老照片和厚重的文物中,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次被众多民主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呐喊,奋勇抗争,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气概所震撼和感动。
温思美等领导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民盟展厅
在与民盟重庆市委交流座谈会上,受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民盟重庆市委主委吴刚委托,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杜惠平主持会议,对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率民盟广东省委考察团来渝视察表示热烈的欢迎。民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就民盟重庆市委在思想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全面汇报。温思美对民盟重庆市委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了在各省的市级组织换届完成后,明年迎来省级组织的换届,加强民盟优良传统教育对于搞好政治交接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重庆民盟多来广东,加强彼此间交流。
12月2日上午,大家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了解盟员烈士生平事迹。下午,自行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历史名人馆等地学习教育。
在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为烈士墓敬献花圈纪念仪式,凭吊与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志士的鲜血流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的民主进步英勇献身的盟员先烈。温思美代表广东17000多盟员向烈士墓敬献花圈,全体成员默哀鞠躬,并绕行烈士墓一周。纪念仪式由民盟中央常委、盟省委副主委王学成主持。
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为烈士墓敬献花圈纪念仪式
温思美为盟省委敬献的花圈整理绸带挽联
六十七年前,国民党反动派面临全面溃败,从9月开始,在重庆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在重庆解放前夕的11月27日,又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疯狂的大规模屠杀,并纵火焚烧了渣滓洞男牢房,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惨案。在“一一·二七”大惨案以及之前的屠杀中,共有27名盟员遇难。
考察学习团全体成员在“一一·二七”盟员烈士纪念碑合影
在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等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大家细致观看每一份史料记载、详细听取解说员的每一段讲解,现场感受革命先烈们为追求国家独立与人民民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在长长的殉难者名单中,何雪松、程谦谋、邓惠中、成善谋、张国维等烈士都是民盟盟员,为建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新中国,用鲜血践行了“反对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统一”的理想追求,用生命铸就起民盟精神的不朽丰碑。
12月3日,大家自行参观学习了在重庆的其他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抗战遗址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宋庆龄旧居、郭沫若旧居、冯玉祥旧居、张治中旧居、邹容烈士纪念碑、同心园等地,考察了重庆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解放碑、朝天门、南滨路等地,了解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参加考察的成员均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受教良多。当前,我省各级盟组织正在进一步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推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活动。大家表示,通过学习民盟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盟先辈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盟的各级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多党合作事业兴旺发展、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盟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