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我与祖国共成长

深圳盟员张治平:勇于开拓、躬耕不辍,开荒牛般的宝安区“美育创业者”

时间 : 2024/09/29 来源 : 民盟深圳市委会 字体

  张治平,1940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1984年6月加入民盟。曾任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县政协副主席、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宝安区总支主委,深圳市美术教研副会长、宝安区第一届美协主席。

  张治平是一位开荒牛般的“美育创业者”,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宝安这块南国文化热土,勇于开拓、躬耕不辍,致力于培养美术人才、推动宝安美术人才的健康发展。退休之后,张治平也依然在宝安这片沃土上发光发热。

f2acf8dab73a2e09590f0001caf2da7.jpg

书生意气不畏惧,他在商场上挥斥方遒

  1965年,张治平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来到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实用美术功底。1979年,他回到老家梅州兴宁,因工作出色很快就被聘为兴宁第一染织厂副厂长。该厂是兴宁第一大厂,有员工500多人,当时经营的是纯色布料。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染织厂不再具有优势,经营日渐困难,还面临着即将倒闭的风险。

治平主委(左排第一)在兴宁第一印染厂与厂领导班子讨论印染技术.jpg

  当年,张治平并不被大家看好,认为他只是一名文绉绉的书生,并没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但张治平来了之后,迅速深入生产一线,分析厂里的优劣态势,积极参与产品升级换代计划。在他的主持和率领下,染织厂转型为印花厂,他设计出多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印花样式,陆续投入生产之中。没曾想,这一招竟然让产品大受欢迎,成为省外贸和纺织品公司的包销产品,畅销东南亚和国内大江南北,染织厂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人们才对着一脸书生气的张治平竖起了大拇指。

传道授业,他在艺术领域桃李满园

  1985年,张治平来到新创办的深圳市宝安中等专业学校,成为一名美术高级讲师。宝安中专是全国第一个县办中专,张治平从零开始构建美术教育体系;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者,他鞠躬尽瘁,因材施教,育出桃李满园。他的学生也同样扎根本土,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不仅为宝安的美术发展添砖加瓦、为宝安美术人才培养尽心尽力,还有不少成为宝安美术骨干,在文化馆、美协、学校等的重要岗位上任职。“以前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培养,手把手地把艺术知识教给他们,学生经常放学后就来家里串门、蹭饭、学习。”张治平回忆起和学生们相处的愉快瞬间,嘴角露出了抑制不住的笑意,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青蓝承递.png

  在中专任职的14年里,张治平先后9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除了教书育人,张治平也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获得了很多个人荣誉。他的一幅磨漆画曾获全国工艺美展奖,他创作的版画亦曾赴日本展出,多幅作品参加省、市美展获奖并发表于报纸杂志。

  张治平在宝安组建了美术家协会,并任首届主席,团结各方美术人才,为宝安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同时担任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顾问、举办美术班,为宝安培育后备美术力量。他还担任了《天年之友》老人活动组织美术班教师,丰富退休老人生活。

  2023年,在宝安区文体中心和文联美协的倡议下,张治平携手区美协秘书长罗国辉、区美术馆长王文舵、西中美术教师潘惠珍三位爱徒在宝安区1990文化馆举办“张治平师生作品展”。师生四人因艺术而相遇、相知,相互激励、相互成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次作品展共展出师生四人的作品80幅,包括版画、油画、国画、漆画、摄影等。这些色彩明快、形象丰满、质朴自然的艺术作品,凝聚着师生四人的智慧和心血,传达着他们对生活的深刻洞见,对艺术来自灵魂深处的感悟。

在宝安建设发展浪潮里,他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张治平来到深圳工作时,宝安还没有民主党派组织。1985年,根据形势要求,在党委统战部门和民盟深圳市委会的指导下,他组建了宝安民盟小组。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宝安民盟小组逐渐发展壮大为总支,他担任了民盟宝安区总支主委。

94年市盟成立首次代表会(第四排左三是张治平).jpg

  宝安民盟在组建之初面临着重重困难,很多人对当时的政治工作与任务都不甚了解,也不清楚民盟的性质。当时宝安县的范围包括除深圳特区外的全部区域,为了发展盟员,张治平经常坐两三个小时的大巴,到龙岗、龙华、大鹏等较为偏远地区去开展相关宣传、组织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付出下,宝安总支逐渐壮大到200多人,组织发展欣欣向荣。

8d6ae81ab4c8206a9a5858fc11e6c18.jpg

  作为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县政协副主席、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治平积极为宝安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比如,他连年联名提议松岗茅洲河的治理,最终推动了松岗街道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在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后,有人提议把西乡“小铲岛”作为危险品仓库的储存地,张治平也积极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提案反对,并集体到该岛调查、视察,最终把宝安唯一的美丽“小铲岛”完整地保护起来;他还曾下乡调查、听取小商贩反映税收过多过重问题,并提议整改……

  回忆起这些为民办好事、实事的工作,张治平感到踏实、欣慰。他认为,这些工作经历都是他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作用、建功成才的广阔舞台,只要在岗位一天,就要认真工作、全力以赴,为国家积极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张治平说,“即使现在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为宝安的发展建设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