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动态
3月3日,为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民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部科技特派员臧莹安、苟茜、陶攀团队联合广东华昊生物技术研究院,深入英德市桥头镇开展农业帮扶,以当地特色鸽子产业为核心,不断探索资源循环与生态技术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
桥头镇是粤北重要的鸽子养殖基地,但传统养殖模式面临废弃物处理与产品附加值低的双重挑战。团队立足产业实际,提出以“鸽粪—有机肥—种植”的全链条循环方案推动微生态健康养殖,协助规划区域性有机肥厂,积极推动将鸽粪转化为甘蔗、水稻专用肥料的种养一体化绿色升级。随后,团队在试点养殖场开展肠道微生物调理试验,初步证实其可有效改善鸽子生产情况,为后续替抗养殖奠定基础。
目前,在桥头镇政府和驻镇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特派员团队积极推进本地企业打造无抗乳鸽育肥示范场建设,有机肥厂建设也已提上日程,正积极对接典型培育村仙焦村的丰林合作社甘蔗苗种植需求,先期优化技术产品正在示范基地苗圃逐步展开实验。团队将持续跟踪生产反馈,优化实施方案,以鸽子产业示范辐射带动甘蔗苗种植等领域升级,助力桥头镇“鸽-蔗-稻”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作为一支民盟基层组织打造的特色帮扶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民盟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持续努力,得到了民盟广东省委会、英德市桥头镇政府的表扬和鼓励。未来,团队将继续凭借专业技术,发扬创新求实精神,持续引入力量,助力桥头镇打造现代化绿色农业产业样板,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